第62章(第4/5页)

却不知胤祚第二日就带着先生的指点去找黛玉,黛玉素日极少看这类文章,自己写更是第一次,能得到尚书房先生的指点非常高兴,认真听取了意见后又细心琢磨两日,重新写了几篇文章。

胤祚誊抄后拿给先生看,先生见他重新写了文章已经很惊讶,再看那内容更是惊喜不已:“孺子可教,六贝勒这文章改得极好,进步很大!”

胤祚嘿嘿一笑,得了先生指点又反馈给黛玉,然后再把黛玉改过的文章给先生看,就这么愉快地做一个工具人,你好我好大家好。

在黛玉文章写得越来越好时,先生看胤祚的眼神也越来越惊艳和可惜。惊艳于他的天赋,可惜的是如此有天赋之人,偏偏明珠暗投一心学医!

大约是实在可惜,近日每每康熙问起皇子们的功课,总会有先生提起胤祚,希望康熙好好管管他,让他走回正路上来。可惜无论他们怎么痛心疾首,康熙也只是敷衍罢了,从不明确表态。

先生们如何恨铁不成钢不说,康熙也颇为无奈。又打发走一个先生,他和太子对视一眼,齐齐叹了口气。

太子笑道:“也不知六弟找谁捉的刀,我瞧着不像是几位弟弟的手笔。”

康熙哼笑道:“他素日接触的病人和学生多了,保不齐里面就有才华出众些的。”

太子笑道:“只是这么一来六弟学不到什么东西,汗阿玛的心血却是白费了。”

康熙叹气:“他的性子你还不知道吗,若是逼着他自己写,必定想方设法也要逃了的,倒不如如今这般,虽则不是自己写的,到底要抄写一遍,以他的记性总能学到点东西。”

“汗阿玛一片苦心!”太子笑道,“如今瞧着那捉刀之人倒是个可造之材,倒可以招揽来为朝廷所用。”

“再说吧。”康熙心里知道这怕是林家那丫头的手笔,哪里能招揽,只敷衍太子罢了。

……

天气越来越热了,五公主派人找胤祚要硝石,胤祚取了些给她送去,不由叹口气:“听说汗阿玛这些日子心情越发不好了?”

德清:“是,陕西的灾情一直没有好转,皇上烦心呢。”

康熙烦心,自然脾气不好,后宫里风声鹤唳,五公主都不敢多要冰了。

“陕西那边如何了?”胤祚问。

德清道:“说是不大好,从五月到现在只下了两场小雨,小麦长了那么高,都到了灌浆期,眼瞧着就能收了,硬生生给耽误了!虽说不至于颗粒无收,但也相差不大,听说陕西大片大片的麦子长在地里没人收,伸手一摸……那麦穗都是瘪的,压根收不了多少粮食,还不够费劲的呢。”

胤祚吓了一跳:“这么严重?”

“可不是么?”德清叹气,“好在金薯推广有几年了,陕西那边的人也会种上一些,好歹有点粮食入仓,倒不至于许多人饿死,也没听说有大面积迁徙的情况。不过如果后续救灾还是不利就不好说了,听说陕西巡抚萨弼因为贪污赈灾粮被罢免了,之后怕还要问罪,如今皇上愁的就是这个。”

胤祚叹气:“是啊,若是底下人有异心,不论汗阿玛拨多少东西,到不了百姓手里都是白费,得找一个铁面无私之人才是。”

说到铁面无私,胤祚倒是想到一个——四阿哥!

四阿哥可是有名的不近人情,刻在史书上的刻薄寡恩,被戏称为冷面王的人!又向来是一心为民做实事的性子,若叫他负责此事,想来一定会干得很好。

胤祚不知道,他这回竟和康熙想到一块去了。

康熙也属意四阿哥,一则如胤祚考虑的那般,此事交给谁都不如四阿哥叫人放心。四阿哥虽年轻了些,但前面也办过两件差事,也算是经了历练,当时表现出的能力也颇为不俗,再派上两个助手帮着他便无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