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第3/8页)

这个年轻姑娘就小心翼翼的数了起来,确定的确是一毛八分后,怯怯的脸上一下就露出松了一口气的表情:“谢谢。”

“你们以后还收吗?”

诶呀,这是来了回头客呀。

宋药高高兴兴的表示:

“收的!我们每个星期天都会来县里,姐姐你到时候只要来这里找我们就行,只要做的符合标准,我们都收的。”

年轻姑娘连忙点头:“那我回去就做,下个星期天我来找你们。”

她踩着松快的步伐走了,宋药和赵晓东超级热情的在后面招手:“姐姐下次再来啊。”

那个一直在旁边观看的理发叔站不住了:

“就那一个小东西,一个两分钱?”

好家伙,他之前凑热闹的时候也没注意居然有两分钱这么多啊。

宋药一本正经的纠正:“不是小东西,是小部件,这些都是有用的,当然要花钱收啦。”

理发叔立刻表示:“我可以做吗?”

宋药:“谁都可以做呀,只要不做坏,大小符合要求就可以。”

他回头去看赵晓东:“我们的尺子表呢?”

赵晓东立刻掏兜:“在这。”

宋药把尺子表放在桌子上:“想做的话,一定要按照我们定好的大小来做,要是你家里没有尺子,可以来这里量。”

理发叔连连点头。

发现这玩意真的可以赚钱后,他一下就认真起来了。

星河县穷,但星河县人民一点都不懒惰。

发现了可以赚外快的法子,他学的比谁都认真。

他们的桌子前面陆陆续续就围了不少人,基本全都是被那些拿了木头部件来换钱还真换到了的人吸引过来的。

宋药从小到大都习惯被人围观,一点也不怕生,一会和这个说说话,一会和那个说说话的不知道多开心。

赵晓东刚开始还有点怂,后来发现大家都挺友善的,也放开了跟着加入到了聊天中。

至于宋爸,聊天的话题就是他展开的。

大家热热闹闹的一起说话,时不时有人拿着部件来换了,就满脸羡慕的看着他们换钱,然后在那算这笔钱有多少多少,要是他们的话该怎么花。

有一个右腿残疾的老人一口气拿来了大大小小一共三十来个部件,宋药检查完了之后挨个分类,算了算钱确定没问题后递给他:

“爷爷,一共两块一,你数一下。”

嚯!

周围人群有人发出了吸气声。

还有人问宋药:“他的怎么这么多啊?是因为他做的多吗?”

“不是,是因为这个爷爷拿来了两个特别难做的。”

宋药举起来给他们看:“像是这种的很难做,一个不小心就可能废掉,所以它的价格就要贵一些。”

一伙人就努力的凑近去看,恨不得看了之后他们也能会做这么难的东西来卖钱。

还有人认出了这个瘸腿老爷子:

“诶呀,这不是东叔吗?他家就剩下两个小孙孙了,日子难过的很,之前他连活都找不到,现在好了,这一下就赚了两块一。”

“两块一啊,那以后他家不用愁了,至少吃是肯定吃得饱。”

东叔一瘸一拐,拿着钱高兴的走了。

他的心火热火热的,就算是拄着拐都走的飞快。

还没到家,就已经把手里的这笔钱给安排好了。

先去买点粮食回去,家里的粮食已经见底了,然后再做点白面馒头,为了做这些部件,他也没什么精力照顾家里。

两个孙子懂事,小小年纪就会帮着分担压力,现在这些部件换了钱,听那小孩说以后也还可以换,家里有了这笔生计,是该好好奖励一下俩孩子的。

东叔是今天拿着部件来换钱的人里得钱最多的,其他的大多都是几毛钱或者几分钱。

不少人都只做了一个,所以拿的也都是两分。

但是两分钱也不少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