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 浙党起势(第2/2页)

“东厂的能耐太大了,天底下就没有什么人能斗得过东厂!不拉上一个官大的,人脉多的,这次不会有一点活路!”

“要是三司、巡抚衙门、地方州府这次全都和我们站在一起,我还就不信,东厂能翻了天?”

……

稽盐署才成立不久,新建衙门根本来不及,所以是直接向蓬莱城内大户买院子,挂个牌子就运作起来了。

对稽盐署的官员来说,现在实在是太忙了,没工夫也没时间去考虑办公地点舒服不舒服的问题。

对稽盐署,朱由校十分重视,以后朝廷管理盐政,主要就靠这个稽盐署和各地的巡盐司。

稽盐署官员在体制内设置的品级和三司是一个级别,由户部直领,四品及以上的大员,都是从户部及下属衙门派遣到地方任职。

就连地方的巡盐司,等级也要比以往设置过的巡检司要高出一截,一体管理各地盐场,就是要把盐政一把抓。

这些,地方官员和朝堂大员都看得出来。

温体仁自从到了登州府,就直接来了稽盐署衙门里办公,看着眼前的公文,他脸上十分凝重。

这个局面他有过预料,所以并不十分惊讶。

甚至说在他看来,朝廷这次推行新盐法,是触动了地方官员、商人和豪强们的利益,他们跳到一个船上抵抗新政,这是必然的结果。

下来主政盐法以前,温体仁先是在山东主持了天启二年的赈灾,然后被调到翰林院任职,在京师踏踏实实当了两年小吏。

这两年他可没白干,这让他清晰认识到了如今京师的政局,规划了下一步要如何去走。

首先,天启皇帝兵权在手,打赢了西南、辽东两场大战,权威无以复加,并且借助阉党,牢牢把控着政局。

至于现在的京师朝堂,虽然是阉党在掌权,但温体仁看得出来,阉党实际上只是被推在台前,幕后做主的还是皇帝。

经过科举大案,以往权倾朝野的东林势力基本被肃清,其余齐党、楚党各自与阉党相争,又与之藕断丝连。

虽然还谈不上稳定,但轻易也乱不起来。

东林势力被肃清出去不到一年,朝廷上急需另外一个势力与阉党相对,做魏忠贤的对手,温体仁觉得当今皇帝也是这么想的。

没有对手,以当今皇帝的心性,党羽众多、权势极大的魏忠贤必然会被反复打压,甚至有可能卸磨杀驴。

所以在他看来,这次主政新盐法是一个机会,是浙党再次走上历史舞台的机会。

不仅皇帝希望促成这个局面,魏忠贤如果是个有长远目光之人,他也会坐视不理。

至于其余的齐党、楚党,呵,温体仁还并不把他们当对手,被那群东林伪君子压了二十几年,太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