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第2/3页)

比如一个元婴的师父收了个徒弟,这个徒弟没能结丹便去世了,但其孩子有不错的灵根,那么那位元婴师父可能就会直接将这孩子收入门下。这孩子也可以算成是修二代。

修真界有修二代的说法,但修三代却提得很少,因为‘二代’都有很多生拉硬扯的关系,还去扯出‘三代’来……当然也可以扯,但意义不大。

除非我兄姐有孩子且孩子能修真了,那这孩子可以算得上三代。但这种真的只能算个例,都没有取统称的意义,直接叫二代也行,反正‘修二代’主要也是外人对其天生所具有的资源的眼红称呼。

0674_各自的生存方式

要问哪些地方修二代比较多,很显然的,大门派。越大的门派、平均修为越高的门派、人数越多的门派,修二代越多。

最多的,当然就是昆仑了。

昆仑的修二代多到甚至可以拉帮结派了。某部分人跟某位长老沾亲带故,又有另一部分人受到另一位长老的特殊对待,假如两位长老出了点什么矛盾,那么两方的弟子就要开始互相别苗头。

其实在云霞宗也有类似的事情,师父们掐架,徒弟们就会跟风,顺便有墙头草类型的两边讨好,以及还有煽风点火类型的两边添油加柴,也有事不关己类型的纯看热闹。

这人一多,就总是会面貌百态,硬管是管不了的,只能划好底线,其他任由各自发展。

相比之下,小门派倒更容易形成完全统一的态度。比如三流门派,少的可能只有几十人,要是谁跟谁之间有了矛盾,往往很快就会被其他人劝说:都是一家人,大家各退一步,都和和气气的,别闹了。

然后,不管心里是不是真消气,矛盾双方也只能少数服从多数地不闹了。

但大门派一般管不了小矛盾,出现了小矛盾,上面的态度往往是:闹闹,打打,只要分配给你们的任务做好了,只要不弄死弄残,其他的你们自己看着办,没闲情理你们这些跟刷日常似的幺蛾子。

要说哪种管理方式更好些,这个不好评价,只能说是因地制宜。小门派抵御风险的能力小,需要防微杜渐,再小的事都不能掉以轻心;大门派根基深厚,可以放开一些让弟子们自己绕点弯路磨合想通,多跌几跤,痛一痛,短期对少数人有亏损,长期却会使整个门派更平顺。后者只抓整体,前者更着眼细节。

不过也有小门派比较放飞自我,搞得整个门派起伏剧烈,前一个百年像是濒临解散了,后一个百年又像是能跟大门派硬碰硬了。那么乱七八糟的,却倒也生存了下来。

各自有各自的生存方式,只要存在着,总有其合理性,外人总是不好指手画脚说三道四的。

0675_忙碌

我们在昆仑待的几天,其他人在干什么我不是非常清楚,我自己是找昆仑要了一份地图,地图上是昆仑中我可以随便乱逛的所有地方。

给我地图的昆仑师兄还问:“需要导游吗?”

我:“藏书阁给看吗?”

昆仑师兄:“藏书阁不对外开放,不过部分资料是可以给看的。”

我:“哪些是我可以看的,能列个单子给我吗?我是说,不需要打申请报告、不需要支付费用,就是随便翻翻的那种,我该怎么借阅?”

昆仑师兄:“完全不加限制可以随便看的资料还是挺多的,我记得你们只准备停留几天?”他的视线落在刚给我的地图上。

我:“我看资料很快的,我就翻翻。”背完了还能在各处快速地飞一圈,记个轮廓,至于记下来有什么用……万一哪天就用上了呢?

之后我便度过了忙碌的几天,昆仑师兄很大方地给了我一个专供客人用的昆仑内网的法器,用这个能查到的资料就都是昆仑同意让客人随意翻看的,不过昆仑师兄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