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章(第2/3页)

储伍琉:“习惯之后,师兄师弟等称呼对应的是修为,不是人,所以口快也不会叫错。比如我提到夏师弟时,说‘夏’这个字,我脑中想的是夏旬侯这个人;但当我说‘师弟’,脑中想的却是我最近一次见他时他的修为。这三个字在称呼时虽然连在一起说,但却是作为两个词分开的。在脑中已经建立起了它们分别的对应关系,并形成了各自的条件反射。”

储伍琉:“同样的,被叫的人,听到称呼时的反应也有两个部分,一是‘有人在叫我’,二是‘叫我的人是什么修为’。比如我叫夏师弟,‘夏’字让他意识到是在叫他,‘师弟’则是叫他的人修为比他高一点。”

储伍琉:“如果我叫错了,比如我修为退回到筑基期时,叫当时修为比我高的夏旬侯为夏师弟,那么当他意识到叫他的人是我时,他的第一反应会是,我重新结丹了,但当他实际看到我时,他又会发现我没有,接着他会疑惑,再之后他才会意识到我叫错了。”

3018_深山老林

我:“所以重点不是礼貌与否,而是信息传递的准确?”

储伍琉:“对。其实这是一个时刻的提醒:你是什么修为、你的同门是什么修为、曾经修为低于你的同门什么时候修为高过你了、为什么可以高过、你的修炼速度为什么慢了、为什么快了、对方是你的后辈不能无端欺负、对方是你的前辈其指点可能很有价值……就是这样可以让人不断地反思自我。”

我:“不会有太大压力吗?”

储伍琉:“习惯之后连提醒的作用都很小,更何况压力。有些人每天跟数以千计的人打招呼,不断地重复‘判断修为、称呼’这个流程,膝跳反射似的,哪有思考呢?现在,对大部分弟子,这也就是个惯例而已。可能只有刚入门的弟子们,在学习这种称呼方式时,会多想想,能有所感悟,等入门一两年适应过后,就没想法了。”

我:“能想一两年也算是起到了作用。”

储伍琉:“大概长辈们也是这么自我安慰的吧。”

别这么忧伤嘛。定规矩时的初始目的与许久之后的实际影响,二者不一致,这不是常态吗?多定几条规矩层层强化便好了。

*

离开药宗之后,圆锥的指向有些出乎意料,它没有带我到又一个大门派,却到了一个深山老林。嗯……可能这个形容不太妥,因为这里虽然植物茂密、生态原始,但不算太人迹罕至,这里算是药宗弟子常来的原材料采集地之一。

药宗没有把这里划为他们的地盘,一方面是因为这里离药宗驻地略远了点,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里的原材料没有好到让药宗想把整片地据为己有的程度。

不过,毕竟药宗弟子常来,所以仿佛给这片老林打上了官方认证的标记,很多非药宗的丹修和种植师也喜欢来这里,于是人还挺多的,而圆锥带着我到了一个人很少的地方。

我到时,在那里只看到两个人。

一个看着凶神恶煞不像好人,还蓬头垢面衣衫褴褛得连修士不像。不过我看不出他的修为,所以应该是前辈级的人物——就算借助器物,修为低于我的人,我大致也能有模糊的感应,不至于一点灵力运转都感知不到,因为低修为使用高等级器物,不可能发挥出器物的全效。

3019_坏人前辈

另一个人我认识,金丹初期的散修剑修,狄隙陡,在药宗复现通明果比赛之前他试图找我麻烦,结果反被我吓唬了。

那时我以为狄隙陡是受人指使才会当出头鸟,毕竟通明果被外界偏向于定义为丹药,剑修为丹药的炼制问题找另一个剑修的麻烦,这说不通嘛。但此时狄隙陡出现在丹修们喜欢的原材料场里,所以可能他还辅修丹药?于是当时他也真是出于自己的本心而看我不顺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