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4章(第2/3页)

我:“怎么定义‘一定错’?”

周青伟:“简单地说,就是犯法的事情。”

我:“如果不到犯法的程度,但在道德上会被围攻呢?例如,见死不救。”

周青伟:“这是一个选择题,看你是愿意承受被围攻的风险去袖手旁观,还是为了安抚舆论而伸出援手。不过如果是基于这种考量,好像不管选哪个都与道德关系不大,而只是应对舆论的方法之一。当舆论手持道德攻击他人时,道德是不是还算道德,有时候就模糊了。即使某人本来真做了不道德的事情,但当舆论逼他致死时,舆论又还算是与道德站在同一边吗?”

周青伟:“道德与法律不一样,道德没有太明确的分界线,于是每个人都可能有一套自己的标尺。这本来没什么,个人的想法而已,但有些人,会用本该个人的标尺去衡量、评判、要求他人。最糟心的是,同一个人的标尺还会浮动,且浮动得相当剧烈。”

周青伟:“明明道德优先约束的应该是自己而不是他人,却总有那么些人严于律人宽以待己。”

04070-利益至上

周青伟:“我听以前养主世界人类的人说,你们没有太强的道德观?”

我:“说得很客气,直白地说应该是,修士没道德,连法律都没有。很多修士都不在乎杀人放火,在乎的那些中又有很多不是因为道德而只是碍于利益。杀了一个人可能引来那人亲友的报复、可能引发自身的心魔劫,不值得,还不如抢光他的利益大。”

我:“不过如果以后有凡人来你们这,你们就会发现,主世界人类里还是有正常人的,遵纪守法、能说通道理的正常人。”

周青伟:“你这话的意思好像有哪里不太对?”

我:“没有不对,我就是说修士不正常的意思。修士大多都太个人主义了,不会拿自己的道德观约束别人,副作用是,也不约束自己,因为基本就算是没有道德观,只要利益。很纯粹的利益至上思路。”

我:“这种思路之所以没有把修真界搞得乌烟瘴气只是因为修为越高,与世界的联系就越多,‘利益’的范畴便会越宽广。既然要追求长远的利益,那当然不能竭泽而渔。有些话说出来可能会被严厉批评,但我支持的理论是,‘道德’本身就是一种利益。”

我:“伤害、欺压、毁灭……这些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但是太多的人抗拒,以抨击它们‘不道德’的方式来阻碍它们发展,那么为了顺利地发展,自然就得‘道德’。与大多数人对着干总是会比较艰难。广泛的道德是使世界获利,最终的落脚点依然是利益。”

我:“总有些人觉得‘利益’说起来铜臭、难听、耻于说,可是,追求利益有什么不对呢?关键是,为什么要把‘利益’局限为‘金钱’?情感、名声、荣誉、自由……明明所有让人获得满足感的东西都可称为利益,某些人却只认为它代表了钱?是不是因为这么想的那些人,他们就只看得见钱?”

我:“高尚的人必须大公无私?为什么要把公与私对立起来?明明是两个可以也应该共存的东西。”

就像云霞宗的看重门派利益,从来不是以伤害个人利益为代价,哪怕在不得已中暂时地伤,之后也必然会有更多的补偿。只靠着牺牲个人而维持的集体,可存在一时,但绝不可能延续万年。能看到未来的希望才会愿意牺牲现在,已看到过去证明牺牲会得到高额回报,才会有下一次的牺牲。

比起‘我经验丰富,我感觉这么做更好,所以你应该这么做’的‘好意’来,‘这么做能获利,不信我给你把算法列一遍,你自己也算算’的‘建议’明显有说服力很多。

我要利益、要实际,要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好,而不是‘大家说好’。‘大家’跟我没关系,与我直接相关的只有我自己,在我让自己满意之后,我才有闲暇去照顾他人的想法,从亲近的人开始照顾起。至于关系远的那些,照顾不过去了,让他们自我照顾,别凑过来插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