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9章(第2/3页)

闵仑:“我还是想知道‘介于之间’是什么意思。”

我:“这个表述可能并不准确,是从修炼方式来说的。妖修是相当于用了人类的修炼功法,所以他们修炼时必须化成人形;灵兽灵植用的是它们各自种族的修炼方式,不同种族之间不能互通;妖兽是什么功法都用,在混乱中突破了自身的修炼天花板。”

我:“灵兽灵植疯到了不顾一切只为变强的地步,就会成为妖兽,而当灵兽灵植既想变强又不愿失去理智时,成为妖修便是他们的选择。”

我:“妖修可以说是一个妥协的修炼方式,靠着化出人形、借用人类的修炼功法,而将不同种族的灵兽灵植修炼功法统一起来并优化传承下去。在修炼过程中,为了达到更高的修为,妖修舍弃了一部分自身的原形属性;而当妖修想要发挥出最大战斗力时,他们又需要化出原形,找回自己原形的所有天生优势。人类形态只是他们的暂用工具,一个过渡态。”

闵仑:“那么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为了突破先天的修为天花板,灵兽灵植试了很多方法,其中最行得通的就是成为妖修?”

我:“对。妖兽其实也都突破了灵兽灵植的修为天花板,只是它们会失控。从这个角度说,妖兽又成了灵兽灵植与妖修之间的过渡态,或者说,试验态。”

04250-很笼统的概念

闵仑:“妖兽为什么不成为妖修?既然现代妖修体系已经完全成熟。”

我:“一部分是因为束缚感,化出人形后就得遵守人类的很多规矩,以人形修炼也会让部分非人类生物不适;另一方面是有的非人类生物没能力控制自己化出人形。成妖修之后固然更便于控制灵力,但如果没有基础的控制力,却难以化出人形。化人形是一个坎,将很多有志于突破先天限制的灵兽灵植挡在了外面。”

闵仑:“精怪是不是也有人形?”

我:“是。不过精怪的人形与修炼无关,精怪的形态类似灵宝器灵形态的感觉,可以随意变化,不影响修炼。”

闵仑:“精怪到底是什么?我没有找到很明确的定义。”

我:“精怪其实本身就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除了修士、灵兽灵植、灵宝、妖兽之外,都可以归入精怪,也就是说,所有不好分类的生物,放精怪里都没啥问题。”

闵仑:“树精和灵植的区别是什么?”

我:“有的时候这两个概念有交集。有修为的植物都算灵植,其中植物本体能化成人形的,是妖修,而本体不变,但能分离出一个意识体的,就是树精。所以如果你说一个植物妖修或者一个树精的本体是灵植,这没有问题。灵宝的意识体叫器灵,树精的意识体……一般就叫意识体了。有些理论中将灵宝也算作精怪。”

闵仑:“有点头疼。”

我:“我的表达能力也不太好,我不太会把一件事简明扼要地表达出来,因为我抓不住重点,我看我收集到的信息哪个都像是重点。能问问你需要这些信息做什么吗?如果方便,我们可以合作,我帮你处理理论部分,需要动手的就你上。”

闵仑:“那样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我必须得有一个基础概念,至少在面对面交流之后,我能分辨出对方是不是精怪。”

我:“如果是这种要求,光谈理论就没多大效果了,多见见精怪、形成直觉更好。”

闵仑:“我见过一些,狩猎峰有精怪,我请驭兽峰弟子指给我看过,但是,还是很困惑。我需要形成的直觉程度是,像我看到一个修士,我立刻就能判断出其是不是剑修。”

04251-得罪了一位前辈

我:“你这个要求太高。你判断一个修士是不是剑修里面包含的其实是‘这个人是不是你的同类’这种概念。在一群动物中,人类能一眼看到另一个人类,但要一眼看到一只猫就稍微费劲一点,而如果要找出一只以前没实际见过的动物,则肯定不是‘一眼’能解决的。你让妖修去分辨另一个种族的妖修是不是妖修,他们也可能会迟疑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