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1章(第3/3页)

我:“你们看到凶宅后都能理解其关键特点,然后取出大同小异的名字吧?所以不用特意取名也能叫得相对一致,可我没有那种理解能力,所以我随便取的话,叫出来可能你们完全理解不了我在称呼哪一个凶宅。”

赤绒:“理解凶宅态时的房子特征,然后根据那个特征来取名,很残忍,我们更倾向于将凶宅还原为日常态后再用独特的名字来称呼它,还原完成之前,笼统地叫‘那个凶宅’就行了。如果一定要将每一栋凶宅区分开来,可以用坐标称呼。”

我:“那我需要一张坐标详细的地图。”

赤绒:“没有资料,没有更多问题回答。凶宅当天见,那天早上我会来接你一起去那凶宅的,你不用担心找不到位置。这里就暂时作为你的房间了,你可以随意使用。研究拆解也没问题。”

我:“这里不是会议室或者客厅吗?”

赤绒:“我们这里没有那么严格的区分,可以随意变。就像手毛也可以用来走路,头毛也可以用来消化东西。”

然后我就被孤零零地扔在了‘我的房间’,开始研究毛。

在上一个凶宅内研究时,二毛一开始不好使,因为找不到灵力媒介又突破不了毛的自带防御,便读不到深入数据,只能读一些外形尺寸色泽,不过在我胡乱研究了一会儿、试着弄出一些灵力程序后,二毛似乎找到了可用媒介,渐渐能解析出一些东西,提供给二号,成为二号模拟场景的基础。

现在,二毛在这里的解析能力似乎更好了一些,加上这个房间远小于凶宅,于是二号很快初步模拟好了场景,接着一边崩一边完善。

我问二号:“崩到底算不算必要步骤?你为什么不先用确定的数据搭一个框架,然后用进一步确定的数据填充细节呢?为什么一定要先将确定和不确定还有纯脑补的数据混在一起建出完整模型,接着在拿到新的确定数据后拆掉模型中的错误数据、把新数据填进去?”

二号当然没有回答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