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8章(第2/3页)

我:“如果只说习惯,其实很多人每年还是读了很多书的,只不过在藏书阁里读的比例不大。他们可以看电子版、分享包打听特别报道、买情报……相比起来,藏书阁的资料偏正经,而且进出的限制稍微有点多,在藏书阁里读书总有些束缚感,大家一般只在需要专业知识时才会进藏书阁仔细研究。”

我:“藏书阁的电子版订阅量一直很高嘛,主要是在哪里都可以看,比进藏书阁方便很多。”

崔师兄:“电子版只能说是一种辅助手段,传递文字图片影像还行,可灵力模拟始终太欠缺。灵力模拟不是靠着一般通讯设备能传递的,转成数据再传不仅失真还让非专业研究这个的修士难以理解。”

崔师兄:“其实玉简对灵力的模拟也有明显失真,在玉简中看结丹与看现场版结丹显然是两回事,但起码还能当一个参考,电子版连参考价值都很薄弱。”

我:“这种想法与毛团秘境倒是很有共同语言。”

05362-先试验一段时间

崔师兄:“信息的传递确实不能追求一口吃饱,而最好是渐进式,从易到难、搭好平稳上升的台阶,可有些时候,部分人会在简单、片面的信息中沉迷,迟迟不肯抬脚迈入下一个台阶,这时候便需要给其强灌入全面的信息,不是让其立刻理解,而是让其明白世界的广阔,使其的思维从简单信息中脱离出来。”

崔师兄:“当然,真正的世界用玉简肯定模拟不出来,用仿秘境度极高的训练场也不行,而需要真正去经历现场。那又是更下一步的问题了。初级阶段只求弟子们不要光看包打听便满足,那家的信息可不只是片面的问题,还扭曲,需要藏书阁的正直气场来中和。”

我:“带着包打听新刊来藏书阁对照着相应资料学习正经课题?”

崔师兄:“最好是这样。可惜通常这都只能是‘希望’。”

崔师兄:“行了,你的阅团可以先在藏书阁里试着呆一段时间,无论你预设定了多少东西,阅团与藏书阁肯定都需要一定的磨合才能长期共处。我给你一个月的调整时间。如果一个月之内,你能让你的阅团不打扰藏书阁的正常节奏,甚至优化了这里的节奏,那么阅团就可以留下。如果一个月到期时阅团还是添乱居多,那么你就只能先让它们离开,以后除非你能拿出全新的阅团方案,否则阅团不能再入藏书阁。”

我:“好。”

崔师兄:“然后我们来商量一下试验费。你相当于是租借了藏书阁的场地来优化调整你的私人制品‘阅团’的制作方案。一个月租期。藏书阁这个地方你是明白的,完全属于宗内,基本不存在对外服务的业务,因此,藏书阁相关的事情,也基本都得用贡献点而非灵石解决。”

我:“多少贡献点?”虽然我的贡献点积攒了很多,但崔师兄也应该大略知道我的存款量级,而他这么强调……动藏书阁一般确实很贵。

崔师兄:“先预收一部分,等一个月试验期结束后再根据情况收另一部分。”

我:“要不你先根据你面前的阅团以及你的经验,估个总价让我心里有点底?”

05363-得融入环境

崔师兄:“面前的?”

喂,七只黑漆漆毛绒绒的小球在你面前滚来滚去快两分钟了,如果藏书阁里的人都跟你一样瞎,我觉得我就完全不用担心阅团打扰他们了。

崔师兄又顿了两秒才终于把视线落到在他面前停止滚动排成一排的小毛团们,此时七个拳头大的毛团排得整整齐齐,分别露出一对眼睛仰望崔师兄,等待检阅。

崔师兄:“哦,阅团是这样的啊……太黑了。本宗藏书阁是浅色调,它们这样比较突兀,改成浅色的吧。”

我:“那就灰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