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第2/3页)

颜楚音:“???”

什么意思?沈昱大中午的没待在翰林院,是出来见人的?

他要见什么人?

颜楚音用力把门推开。屋子里坐着一个中年人。颜楚音不认识。看他身上穿的衣服,应该是个平民百姓。中年人神色拘谨,一看到“沈昱”,刷得一下站了起来。他搓了搓手,看着沈昱说:“沈、沈大人,小人姓、姓吴,口天吴。”

颜楚音心里顿时就清楚了,此人并不认识沈昱。

如果他和沈昱是旧交,不会一上来就做自我介绍。

颜楚音便清清冷冷地嗯了一声。

吴姓中年人越发拘谨了,搓了好一会儿手才说:“你、你娘也姓吴,她、她是我大妹。”似乎是怕冒犯到沈昱,这个中年人并不敢自称是沈昱的舅舅。

颜楚音:“!!!”

几个月前,颜楚音曾安排杜明去沈昱生母的老家那边探查过。按照杜明的描述,沈母的兄弟都是地地道道的农夫,和眼前的这个中年人似乎对得上号。

但颜楚音对沈母的娘家人没什么好感,完全不想上赶着认亲。

他心里还觉得奇怪呢。吴家人是怎么找上京城来的?明明杜明办事时藏着身份,绝无可能对吴家人露出口风。他们怎么知道沈昱和他们的血缘关系的?

难不成是有人在算计沈昱?

颜楚音越发冷淡了:“我娘确实姓吴。但她已经仙逝多年。她活着时没见娘家来人,如今既然都不在了,我作为小辈,不可能越过她去认什么亲戚!”

“不、不敢……”吴姓中年人连忙摆手,“我、我只是……有人叫我给沈、沈大人您送一封信。我、我也没有法子。”他手忙脚乱地从怀里掏出信封。信按理来说是轻飘飘的,但中年人动作一急,信掉在了桌子上,竟然发出一声响。

颜楚音搞不懂这到底是在做什么。

他没有靠近桌子,谨慎地说:“你把信拆了,把东西倒出来给我看看。”

中年人一副老实模样,“沈昱”怎么说,他就怎么做。他拆了信,从信封里倒出来一枚玉佩。中年人拿起玉佩,惊呼道:“这、这是太奶奶的传家宝,传到了爷爷手上,我小时候生病,爷爷明明把它拿去当了……怎么又出现了?”

这是一枚玉舞人。

不懂的人第一眼看这个玉,见玉佩上雕着一个翩翩起舞的舞女,并不是龙啊凤啊那种犯忌讳的东西,就以为这个玉佩是大家都能用的。然而并不是。这个规制的玉舞人,只有后妃才能用。别说颜楚音自小在宫廷长大,就是沈昱本人在这里,以他的学识和眼力,也不难看出——这块玉肯定是从宫里出来的。

这样的玉,寻常人用了就是犯忌!

中年人拿着信封又倒了倒,倒出来一张纸。

中年人举着纸给颜楚音看,讪讪地说:“我不识字。”

纸上只有四个字:物归原主。

颜楚音还在想这四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中年人忽然跪下来,举着那块玉佩像是要献给“沈昱”。只听他说:“这玉、玉佩是我们吴家的传家宝,因我小时候不成器,从爷爷手里典当了出去……如今既然送回来了,沈、沈大人也是吴家血脉,这玉佩就由您拿着……求你救救我的家人……他们都被抓走了……”

中年人知道玉佩是个好东西,想拿玉佩当报酬,让“沈昱”帮他救家人。

颜楚音的视线从那枚玉舞人上飘过去,只当没发现这玉佩有什么不对,轻飘飘地说:“我不过是个小翰林而已,如何能帮你救家人?要不然你报官吧。”

中年人:“……”

中年人求救般得朝身后的屏风看去。

颜楚音冲着屏风说:“藏头露尾,小人之举!”

从屏风后面绕出来一个人,看也不看跪在地上的中年人,盯着“沈昱”说:“虽然都是……的血脉,但只有沈六元才配得上这枚玉舞人,六元不收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