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第3/3页)

温侍郎长长叹气,想起数月前李酌李老先生的案子,朝野上下人人自危,都不敢再为他人胡乱做保。

董灵鹫摸着奏章的封面,从上到下,熟记于心,连上面的名字都不必扫一眼,淡淡道:“这几本都是督促刑部审理的折子,哀家留中压了两日,其中一位大理寺官员再度上书,说六科同气连枝,你们这些人,要不就是师生、要么就是同窗,别人看你温家的面子,会放过你的幼弟,把罪责全推卸在那些小吏玩忽职守、胡乱做账上。”

温皓兰冷汗津津,当即起身,躬身垂首:“如此贪腐虚报之案!若真为我等所做,请太后用重刑,杀得人头滚滚不为过!绝非师生、同窗这等关系可以埋下来的,请太后圣鉴。”

董灵鹫点头,说:“他们也根本不是这个意思,上这道折子,就是为了治你的。”

温侍郎这下连站都站不住了,撩袍跪下,俯首贴地。

董灵鹫让瑞雪去扶他起来,喝了口茶,喉咙润泽,语气也一缓:“朝野上的党争,你们一派一派,按着亲戚、师生、籍贯,分别结党,互争利益,哀家不是不知道……可叹你这个人还堪用,哀家也不想错杀。”

她的重心不是在这个“杀”字上,而是在这个“错”字上。她的心绝对谈不上软,在许多关乎朝政的大事上,刑讯逼问、抄家株连,都眼也不眨,狠辣非常。

董灵鹫只是不喜欢“错”。

温皓兰双肩微颤,低声道:“太后娘娘慈恩浩荡,臣代幼弟谢过娘娘。”

“你那个弟弟……”董灵鹫本想说温衙内心胸狭隘,弄来这些错账为难人,反惹祸端,但话到一半,看见屏风后浅浅的影子,她会心一笑,又懒得当他面替自家这位小朋友申冤了,只是评价,“该好好教养。”

温皓兰道:“臣谨记在心。”

董灵鹫将手中奏折放下,吩咐道:“从今日回去,哀家会撤走麒麟卫在刑部的防卫,而你,温侍郎,你也不许再奔走求告,收拾好仪容,给我沉住气。”

“娘娘……”他惊诧地脱口而出。

“只要你不急,”董灵鹫继续说下去,“急得就是别人了。”

温皓兰这才按住话语,凝眉思索片刻,忽然明悟,道:“臣叩谢皇太后陛下垂训教诲。”

他起身告退时,隐隐发现一旁的屏风微微一动,温皓兰脚步稍顿,旋即见一只雪白御猫跳上台阶,冬日里毛绒丰沛,软似雪团,一双鸳鸯眼矜傲慵懒地睇了过来

原来是照夜太子。

温皓兰心中一定,与此同时,突然又恍惚间觉得,自己好像被它监督了很久。

作者有话说:

不喜欢当面示好的太后娘娘是否有什么偶像包袱?(捧脸)

卧槽,点错了,想点存稿……怎么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