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第4/5页)

乔青青配合了好婆几次,顺道也学了些接生的知识。好婆也乐意教她:“这是一门好手艺啊,是我外婆教我妈,我妈教我的,以前大家都是这么生孩子的,后来大家日子好起来了,政府也不让人在家里生孩子,我这手艺就荒废了,哪里想到我都七十岁的人了,还得重新做接生婆。你年轻,是个医生,学接生多好啊。”

邵盛安既为妻子的事业开展顺利而高兴,又为自己找不到工作方向而烦心。他思考着,村里肯定没有修理电路或者电器维修的需要,可是叶山上有啊。

叶山上有太阳发电机,夜里叶山上总亮着灯,既然山上有电,需要电力启动的设备肯定开启着,而设备只要一开,就需要维护。他听青青说过,叶山有兵工厂,不知道哪个地方还有煤矿,他猜测着有兵工厂也许还会有铁矿,总之,叶山上应该有工作机会。

于是趁着叶山上的军卡下来派送物资的时候,邵盛安去打听:“你们招收电工吗?”

军哥打量他:“你是电气工程师吗?”

“我不是,不过我会一些常规的电路维修,布线排线,更高深的内容我可以学。”

“之前山上有招收过一些专业人才,现在暂时不缺,你可以先登记,到时候需要的话会通知你来面试。”

邵盛安很高兴:“好的。”他在本子上写下自己的名字,籍贯,学历以及住址。

村里的五口深水井很快挖掘完成。水如今是最珍贵的生活资源,叶山上为此留下了五个人看守,领头的吴班长还跟叶村长商量,让他做好打水安排,不要让村民一窝蜂地涌过来,也不能让某个人某个团体霸占深水井,让其他人打不到。

“这个,我倒是可以尽力安排,现在有水了大家高兴还来不及,不会捣乱的。”叶村长有些无奈,“不过非秋叶村村民的人,我就管不了了,这得你们来管。”

吴村长点头:“我大概统计过人数,外来人口比你们村里人的两倍……这样,秋叶村的人分三口井,外来避难者分两口井,你看可以接受吗?”

叶村长欣然接受。这世道不好,虽然外来避难者过来后占据了本村人的生存资源,但只要叶山上的领导能维护他们村里人的利益,双方还是能和平相处的。

外来避难者那边,吴班长制定了打水表,太阳升起时深水井关闭,太阳落山后以及升起前才是打水时间,每户一天只能打一次水,大人小孩老人都是一天两升水。至于打水顺序,吴班长也做了安排,抽签规划打水时段。

叶村长这边也出了打水表,打水规格是吴班长指定的,他只能安排村民的打水时段。抽签后,乔青青家被划分在凌晨三点到四点这个时间段去打水。

“我们分两批去吧。”邵盛安说,“我带妈妈们先去打水,青青,你带爸和大哥去。”

乔青青对这样的安排没有异议,时间到后邵盛安他们三人先提桶出发,三点半才回来,提着半桶水。

“那里有接水器,是用两升饮料瓶做的,井水先抽上来到桶里,再用饮料瓶量水,一人量一瓶,我们三个人就是三瓶,多一点都不行。”邵盛安解释,“这样挺好的,吴班长就在那里守着,队伍很有秩序,不用吵架不用争抢。”

“那我们也赶紧去吧!”邵父说。

开放深水井后,秋叶村的气氛明显变得欢快很多。

虽然一个人一天只有两升水,限时限量供应,但在高温之后,这已经是极为奢侈的享受了!要知道叶山上分发的水物资里,一天才一瓶350毫升的水,煮饭(水不够煮出来的饭特别硬)后能剩下两口来喝就不错了,高温中每天都大汗淋漓,缺水缺得喉咙冒烟,恨不得把流出来的汗都舔回去。

大家都喜气洋洋,宛如过年。

乔青青家不缺水,她储存的自来水足够他们一家吃喝最少十五年,雨季那段时间里,她又储存了大量雨水用以生活。从深水井里打来的水,乔青青烧好后拿来做解暑药,还没有加入干金银花进去熬煮之前,她先尝了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