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第3/3页)

另外,这个故事还暗示了一个问题,最早的字不一定是最正确的字。

而且,没发现吗,这个故事中,又是“谁”提醒了仓颉造字不对?这个人怎么知道对不对?

要言之,早的不一定正确的,晚的也不一定是错的。神话体系可能也是同理。

仔细一想,上古故事尽是谜,没有不是谜的故事,没有不能留意的细节,因此可以提出很多很多问题,某种意义上,《山海经》是谜语合集,满纸细思极恐。

总言之,一旦承认世界还有更高维度,那么,所有时间线、历史顺序等线性时间思维就要抛开。

能做到吗?抛开时间空间,在混沌中寻找渺茫的逻辑线,人类文明承载了多少知识就必须面对这些知识,在混沌中编织逻辑。

文科常被称为伪科学,哲学文学尤其。人们认为自己脑中的想法这么主观,一天变到晚,什么想法观念都有,有什么客观可言。

然而确实有。还有一群在充满相对性变化的主观世界中寻找着客观绝对性的人们。翻开历史一看,稍一检索便是他们建构出来的思想道路。

思考……就要抛开一切限制,让风暴在脑中肆虐,打破认知,不给自己设置任何限制。哪怕有悖实证,不科学,但那又如何。

思考若不自由,知识从何得来?

将时间线抛开后,历史变成了打乱的拼图,没有边缘锯齿,因而想怎么拼凑都可能,什么历史的必然性偶然性,在这样的自由思维里,自然就不再重要。

对,知识的谱系就要以这样的混沌、空无为基础,层层编织,步步自洽。神话体系的重构也是同理。

邢远看着星空,忽然道:“有人发现昆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