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第2/4页)

若只是为了征战杀伐,也就罢了,偏偏齐王只是被陈国的使臣忽悠。而齐王又爱好奢靡,对外穷兵黩武,对内强征民夫修筑宫殿。

既有兄长之仇,又有万民之忧,蔺尚只能不断收揽贤才义士,妄图宫变,以免他日齐国彻底毁于齐王之手。

诸萦披着隐身斗篷,面对面的听完这群人商榷出来的计策,微微颔首,毕竟筹谋了那么久,也算严丝合缝。

最为关键的是,诸萦在这群臣子中见到了一位熟人。

是她才到这方世界,就遇到过的老道士。

当初她降临卫国,但郑国人并不相信,前来卫国的使臣,特意请来了一位仙风道骨的老者。但世上并无真正的神仙,诸萦却有游戏技能,所以很轻易就揭穿了那老道的真实身份。

后来,老道有感于诸萦所言,摒弃自己一身装神弄鬼的把戏,转而前往其他诸侯国,意欲以自身的三寸不烂之舌,谋求地位。

诸萦没想到,原来老道士最后选的竟然是齐国,且看老道士的衣着打扮,还有座次,很显然,他混得十分好。

可令诸萦惊奇的是,老道士仍旧是原先装神弄鬼的打扮,看起来仙气飘然,不似凡人。

但诸萦自认为是有些了解蔺尚的,蔺尚纵使性格再如何变,也绝对不会和这些装神弄鬼的人来往。

诸萦是有真手段的人,但老道不是,来会就么些巴西,若真是游历天下、见多识广的人,有些恰好是能知晓这些把戏是怎么回事的。

而很不巧,蔺尚就是其中之一,诸萦曾经和蔺尚便聊过这些普通的装神弄鬼的把戏,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故而,任何人都有可能被老道士忽悠,蔺尚却不会。

那么如此重要的密谋,为何蔺尚会放任老道士一同在此。

诸萦在心间慢慢浮起了一个念头,除非老道士本就是按蔺尚的吩咐做事,老道士的装神弄鬼不是为了糊弄蔺尚,而是为了齐王。

毕竟齐王昏聩,年岁又渐大,为了保命,很有可能会偏信神鬼之言。

害人,有什么比丹方要来的无声无息。

虽然诸萦并不愿意相信蔺尚会从说话都结结巴巴,满是赤子之心的少年变做这般模样,但她不得不多想一些。

但或许蔺尚没有真正想害齐王的性命,否则只需命老道士不断加大丹药中的毒性,齐王自然便能死去,身为太子的蔺尚,也可以名正言顺的成为齐王,何至于费此功夫。

想来,老道士蛰伏在齐王身侧,只是为了获得宠信,也好监测其一举一动。

诸萦没有立即回回国,接下来的数日,她都在蔺尚他们的周围,暗中出手相助,一直到蔺尚兵变成功,真的迫使齐王退位,不得不屈居于王宫之内。

等到诸事皆定时,诸萦从游戏背包中取出‘绿杨阴’进入老道士的梦境。

或者说,时诸萦自己编织了一个梦境,梦境中是诸萦曾在电视中所见过的飘渺仙宫,有身着彩裳的仙子,五色祥云,以及只能在传说中见到的瑞兽奇珍。

诸萦端坐在其上,而席位的两侧坐满了神仙,他们或是威严凛冽,或是慈眉善目,或是三头六臂令人惧怕,或是如神仙妃子温柔祥和。

在这样的阵仗之下,老道士又曾亲眼见过诸萦,一时间不免吓得两股兢兢。

他只瞥见诸萦的大概轮廓,很快就想起了上首坐着的究竟是谁,老道士甚至都不敢细瞧,唯恐冒犯,连忙跪下行礼。

诸萦却端坐在上首,声音沉静漠然的让老道士起身。

老道士起身后,仍旧低垂着头,连背都不敢直起,只觉得满殿皆是威压,让他胆战心惊。

诸萦自然不会寒暄问上一番,作为神明越是简洁才越不容易露陷。

于是,诸萦继续用飘渺出尘的声音,平静无波的继续说道:“日有阴晴,月有圆缺,天下分合,皆有其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