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礼轻情意重,万里送人头(第4/8页)

魏君看向陆总管。

陆总管轻声道:“我是绝后的,世家门阀之患,不会出现在我身上,也不会出现在监察司。”

没给魏君反应的机会,陆总管说完这句话,就闪身不见了。

魏君眨了眨眼。

陆总管这是猜到的?还是在镇西王世子身上做了手脚?

魏君倒是没认为陆总管在自己身上动了手脚或者在自己家动了手脚。

自从上次他发现自己的房子被改造了之后,魏君就动用天眼好好检查了一遍。

监察司的手段要是能瞒过天帝的天眼,那天帝就不用混了。

问题只能出在镇西王世子身上,或者陆总管自己身上。

无论是哪一种,都说明陆总管确实牛逼。

“不愧是大乾最大的特务头子。”魏君喃喃自语。

至于陆总管所说的问题,魏君倒是没有多想。

世家门阀要成为祸患的话,一代是看不出来的。

陆总管也的确是个太监。

相比起来,陆总管的危险性比上官丞相和姬帅小多了。

哪怕陆总管麾下有九个义子,但是据魏君所知,其实九个义子的政治倾向也不相同。

有好几个都是参加过铁血救国会的。

陆总管本身也没想养九个一样的螟蛉义子出来。

这方面魏君相信陆总管的操守。

一个绝后的太监,不会去考虑家族的代代传承。

陆总管现在更加追求的,应该是彪炳史册才是。

这点,魏君能满足他。

“追求青史留名的,总比贪官污吏或者尸位素餐的人强。”

人都有欲望。

陆总管现在在追求的欲望,已经属于高级欲望了。

这种人,其实值得鼓励和赞美。

毕竟人家是真的在舍命燃烧自己,以求得身前身后名。

当魏君看到监察司给他准备好的卷宗后,更加深了这个感慨。

“监察司还真的有点想法。”

“陆总管……可惜了。”

“这些牺牲的监察司兄弟,也可惜了。”

魏君看到了监察司的一则卷宗,特意被陆总管放在了最上面。

当年前太子成立铁血救国会后,曾经邀请过陆总管加入。

但因为当年的铁血救国会大多都是年轻人,前太子自己也是年轻人,陆总管自忖自己一个老头子去和年轻人厮混不太合适。

所以他拒绝了,可他把自己的几个义子推进去了。

前太子和他的义子们曾经深入的聊过,监察司监察天下,为的是护卫大乾的安全,本是保家卫国,应当是光宗耀祖之事。

可现实中,监察司的人更多的被官场排斥,被百姓恐惧。

这或许是当初那个成立监察司皇帝的意思,但是绝不是前太子想看到的局面。

也不是陆总管这一代监察司督主想要看到的局面。

他们曾经约定,在卫国战争结束之后,监察司改头换面,改为大乾安全司,护卫大乾安全。

为了与六扇门不相冲突,安全司专职军务和敏感性事件,做的是更加危险的事情。

但一定能够让每一个监察司成员在大乾的土地上昂首阔步的行走,一定能够让监察司成员感觉到加入监察司与有荣焉。

可惜,后来前太子死了。

陆总管加入铁血救国会的几个螟蛉义子也战死了。

乾帝上位。

监察司,还是原来的监察司。

甚至已经不如卫国战争期间的那个监察司了。

尽管看上去,现在的监察司权力更大。

但是魏君和监察司走的很近,他能明显的感觉出来,从陆总管到赵铁柱,再到第二,甚至到陆元昊,他们绝对都没想把监察司发展成一个特务机构。

对于现在的监察司,他们其实是很不满现状的。

只是他们没有办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