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第2/4页)

他们族里不拿这东西挣钱,暂时也不会修建,先给他知会一声,以后有孩子想走科举路,能在这方面锻炼锻炼心性,往后能走更远。

顺便问问叶延的事。

族兄弟里也有亲疏远近,叶存山跟叶延就是近的一批。

往后联系不便,趁着还没回府城,能过问的就都问问。

叶根说没给他多大压力,“我瞅着他也不是个能顶事的,现在脸皮练出来了,家里小院单独隔了院墙,能当村里客栈住,来往商户都在他家歇脚,他也帮忙报价,就程哥儿说的,造纸作坊的对外订单,基本是叶延在谈,我就跟他聊天的时候提过一嘴。”

那时刘云都劝说了好一阵了,他要说给人加担子,就临时推了一把。

不过罗旭回来,都说来年很有把握,叶延没提,能把期望值降低倒是真的。

叶根还问他小虎的事,“叶虎跟三月是不是找你说过?”

叶存山点头,“这模拟考场,一开始也是给小虎用的,看他经不经得住考,也不白费家里勒紧裤腰带供着他了。”

叶二叔家里三个儿子分家,就是因为叶延读书太费银子。

最初的日子都看得见,柳三月那时都不太瞧得起书生,说在村里没把子力气,说出去风光体面,辛苦的都是当家女人。

要那个体面没用。

现在都变了,从开始劝小虎读书,到现在想要攒钱供他科举。

可怜天下父母心。

叶根也觉得这个用途好。

他们庄稼汉,地里刨食,攒点银子不容易,供个书生一家子都要拖着。

先在自家考几回,看看孩子值不值得吧。

这边结束,叶存山再去找叶延,叶延就挺放松的。

“因为做好了一辈子在村里给族里小孩子启蒙的打算,没什么追求功名的心思,我还算好,看书也是忙完其他杂事的间隙看看,没有跟从前一样死命学,不过基础要背的《四书五经》我是每天都在温习,背了太多年,突然扔掉,我也舍不得。”

族里孩子再大点,他也能带着教教,扔不得。

叶存山看他心态好,就放心很多。

不过叶延也说要他们不要对自己抱太大希望,“我这两年看书少,因为一直跟商人们打交道,我也怕算错账,期间还去学过算盘跟记账,蔚县这两年好话本很多,我心痒痒,也跟着写,反正往后都能把日子过下去,我没个远大志向,成不成的,我都行。”

那到年底前,就没旁的事。

家里也炸果子蒸包子花卷,年后就要走,都少做一些。

包子能给圆圆吃点里面的软芯子,含会儿就化了。

因为乳牙还很小,咬合力不强,后头也蒸了几个馒头,拿个小的给她抱着啃。

不用拿勺子,这令她很开心,到了夜里要睡觉时,唇角都是弯着的。

年二十八开始,村里人就走动起来。

存银今年在成亲礼上掌勺显露了好厨艺,今年祭祖的饭菜也来请他去。

云程跟前年一样,可以进祠堂,跟着长辈们摆桌。

叶存山是老样子,要提前进祠堂给擦擦祖宗牌位。

他是村里唯一的秀才,到这日子,叶根要他穿得庄重点。

回来时猜着了,云程给他做的衣裳就能穿。

青色很衬叶存山,深点浅点,都不会压他肤色。

衣服款式不是直筒长袍,被腰带一束,显出裙装。

云程还怪可惜的。

要是叶存山身材纤细风流一些,也能给他做曳撒穿,颜色鲜亮,小裙子也好看。

现在就等存银再长两岁,给他做一身。

云程给叶存山束发,配了玉簪。

这是叶存山最贵的一件首饰了,是云程给他的生辰礼。

平时买了,叶存山要嫌弃浪费,到生辰那天给,他就都收着,平一般不舍得戴,出去参加诗会,也是木簪应付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