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清理,清理(第2/4页)

“这也挺好,上次不还有人说京城味道难闻来着?清理清理总能好些,特别是那些沟渠,说来我平日走路都不愿意靠近,也不知道住在附近的人日子是怎么过的。”

包三儿肯定的相当快,顺势还看了几眼那几个孩子,用眼神暗示他们别多嘴。多那么多嘴干嘛?一年一次再好不过了,哪怕以后每次都只糊弄个表面功夫呢,那也比不收拾好。要他说,只要年年都收拾了,后期什么因为鼠疫流行病死半城人的事儿怕是就没有了。这得救多少人性命?

“不过我家肯定是特别干净的,后头修厨房、茅厕都是上月刚起的呢。”

这倒是真的,记得不?包三儿家食铺的厨房那是在后头天井里自己搭的,而且一早包三儿就说过哟啊将西厢房靠着前院的那个耳房划拉出来,还有耳房外的小天井,游廊,以及垂花门两边的游廊,都一并起起来,划到前院,作为食铺的一部分。

包三儿不缺钱,开了春动工也便宜,那动起来自然迅速又高效,到了这会儿后头的厨房已经搬到了游廊改建的屋子里了,而且因为前院的天井特别宽,还往外借了两米,将这些屋子收拾成四米进深的大屋子,宽敞又明亮。而且因为里头宽敞,包三儿还很有心的在东西劲头各隔出个小间来。

东面的搭上火炕,摆上大水缸,既能给人休息,又能换衣裳擦洗,冬夏两季不管是冷了热了都能用上。西面那间则成了小库房,摆放各种食材和调料。

大厨房外头的天井去了被占用的地儿,剩下的宽度依然有三米出头,和旁人家小院相当,能摆放一溜的水缸,不单让厨房用水方便了,还能防火。靠着东面的月洞门的地方另外还打了个井,有了这个,以后食铺用水就不用再从后院往前头运了,能省不少的事儿。

耳房对面的游廊也做成了长条形的小屋,同样隔成两间,一间摆放煤炭柴火,一间则是杂物房,各类暂时不用的器物都在这里。

耳房或许是改动最大的,因为这间屋子外扩了两米之后,前后隔成了两间,前头就在西小门边的是茅房,而且还是包三儿特意按照后世修的蹲坑旱厕,里头有个水缸能随时冲洗的那种,粪缸就埋在院墙边上,上头盖着大青石板遮盖整齐,只留一尺宽的位置用木板卡住,好方便清理。此外,为了茅房的味道不影响食铺的生意,包三儿还特意和夜香郎说好了,一月给人500个铜钱,只为了每日傍晚能特意过来清理一次茅房。

后头只能从耳房小天井进出的则成了澡间,方便一身油污的人在这里清理,水还能顺势通过预埋的管道冲洗旱厕,干净又便捷。

这食铺收拾的如此干净整齐,那动作自然不小,而这样的动作都做了,那后院乘势再收拾收拾也就成了必然。毕竟那游廊也在后院的对吧。

因为攒出了好些辣椒种子,包三儿在封闭的游廊后头开出了一长条的地,这会儿已经种下了辣椒。日常有家中的大小孩子们看管。院子里的水井也做了清理,树木等也重新修剪了一二。墙面上次石灰已经刷过,此次借着寒冬刚过,索性将屋舍的瓦片也翻捡修补过了一遍。

此外,正房东面的两间耳房被重新收拾了,给小七等人住。东西厢房依旧是邱海哥和立夏,以及老韩头老两口领着小满的住所。只是靠着小门的两间耳房则重新修缮了一番,一间当厨房,一间侧成了杂物房。

如此这般的收拾好还不到半月,你说这屋子新不新?干净不干净?反正包明武上回过来看的时候,那是满脸的眼红,恨不得自家也重新收拾一番。所以啊,他一听包三儿说起这个,忍不住就笑了起来,点着包三儿说到:

“也不知道你这都是什么运气,这样折腾的事儿别家还不定闹成什么样呢,就你这里,怕是你们这条街的保长看都不用过来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