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外城、置办(第2/3页)

“要是这么的,老韩叔,明儿你再跑一趟衙门,咱们也买上一处,就挑旧城门口附近的,最好挨着东城兵马司那边。”

“咦,三爷,咱家房子不缺啊!哪怕是新奶奶再生一个小子呢,那也住的下,再不济不还有后街那边带跨院的宅子嘛。那可比外城的值钱多了。”

房地产也虽说从古到今都没少过,可对于寻常人家来说,只要不是刚需,那怎么都越不过买地这个主流大项目。特别是老派人,在小冰河时期粮食大幅度减产还没开始的时候,那更是将买地看的比什么都重要。

有银子不买地买房子?败家子才干呢!日常维修不要钱啊!雇人清理不要钱啊!光出不进的图什么呢?

图什么?就图个手里有房心里不慌啊!你去问问,哪一个穿越者不想多买房的?不管穿哪儿,这都快成了本能了。

“我当家业攒不成啊,起好了等着科考年的时候租出去,那银子也不少收。另外……”

另外包三儿还真是有买房子的大理由的。

看看店里没人,小七在门口一边看热闹一边当哨兵呢,包三儿也没遮遮掩掩的,直接就说出了自己心里的想头。

“我一直想给海哥儿置办个宅子,只是上回找人问了问,附近没合适的,他家那铺子附近也一样,多是和咱们后头那院子的跨院一样不成形的,实在是看不上眼,就先丢下了。如今既然外城价钱合适,我琢磨着先买一个放着,若是以后他成亲的时候,内城有合适的,那不必说,再买一个就是。可若是没合适的,有那一处也不至于丢了脸面。”

何止是不丢脸啊,有个单门独户的四合院当家底,有个两开间门面带后院的铺子来出息,海哥儿就是寻个小富户家的闺女都能了。包三儿这舅舅当的,比亲爹想的都细。

“要是三爷您这么打算,那倒是也妥当,正好这会儿奶奶刚进门,家里的事儿都还没上手……这会儿一并弄好了,也免去了以后的麻烦。”

什么麻烦?哦,这是怕新媳妇把着银钱,不愿意给海哥儿用是吧!你别说,这还真未必不会发生。毕竟外甥不是儿子,属于外人,银钱稍微看重些的,都不免心里有疙瘩。而新媳妇才进门,包三儿也不能肯定的说,那王氏就一定是个心宽不看重银钱的。

“是不是的,能少一事儿就少一事儿吧。明儿你就去,银子一会儿我就给你,等着办好拿了契书回来你也别声张,只给了我就行。对了,起屋子的事儿也托了别人,嗯,三伢子好了,他今儿不是搬过去了嘛,正好。”

说完这个突如其来的主意,包三儿瞅着茶几上的茶水地图有些糊了,索性便随手一抹,将地图彻底擦去了痕迹,起身重新看向了外头的街巷。

黄道吉日的威力还真是够足的,包三儿和老韩头都说了多久了,外头搬家的居然还没走完,也不知道今儿一共有多少家。整个城里的板车这会儿都在往外跑吧!若是这样,那拉车的力工们今儿得乐死。

想到拉车的力工,包三儿立马想到了自家的车子,想到车子,不免又想到了路面的事儿上,转头继续八卦到:

“我听他们说外城的街巷都用了土水泥?地面看着和城墙一样结实?”

“可不是,而且啊,那街面可干净了,水一冲什么污渍都没了,扫大街的都省了不少的事儿。前几日我正好下过了雨去收钱,三爷您是没见着,那地面愣是连个水坑都没见着啊。实在是方便。”

说起这路面,老韩头的眼睛都在闪光!腰杆子都挺直了几分。

为啥这样激动?因为自家这次修房子的时候,不说起房子用了这个粘合砖瓦,就是屋子里、院子里也铺了好些这样的路面,那档次,想想都觉得比别家强出一头去。

包三儿眼尾一扫就知道老头心里嘚瑟的是什么,也没说穿什么,只用下巴戳了戳街面,低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