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统计、农人(第2/3页)

“你别说,你爹还真是说对了,杜仲树怕是最起码要推行十年。”

“啊?十年?不用这么吓人吧!那得做多少个车轮子?”

这话不是江大胆说的,而是老韩头,他一直觉得今年到处种杜仲已经很吓人了,就差没将其他树种给挤出京城了,怎么还要种呢?继续吓人十年?感觉特别不真实。

“怎么不是十年,要我说,十年都是轻的,老韩叔,你也是会做账的,你细细的想想。”

说让老韩头想,包三儿转头问的却是江大胆,准别用实例来给这些没点大数据统计概念的人撸撸脑子。

“江大胆,我问你,若是你有余钱,会不会想买两个这样的车轮子?让家里人田间地头运送起粮食来轻快些?”

两个带胶轮子拉粮食?江大胆感受了一下自己如今骑着车子的感觉,再想想以往农忙时拉车的吃力劲,脑袋立马点的和小鸡啄米一样。

“那,那肯定想的呀,抢收农忙的时候,年年都有活活累死的人,这时候能轻松点,简直就是救命。”

这话说的包三儿有些刺心,活活累死!这个词……多想无益。他不是圣人,也做不了圣人,更没法子普度众生。既然这样,那么就别瞎矫情,还是多做点实事吧。

包三儿将念头一收,咽了咽唾沫,继续前头的话往下说。

“那若是你再有钱些,会不会想也弄个三轮车,学着那些拉车的,给家里多整点来钱的事儿?”

“这,家里兄弟好几个,若是能有辆三轮车,哪怕是轮着给人送货呢,那也比打零工强些。”

让包三儿这么一引,江大胆骑车的速度都慢下来了,脑子里直勾勾的琢磨着这车子能为家挣多少钱,多少年能让家里多几亩地等等,那是越想越远,越想越美,脸上笑都浓了几分。

包三儿没看到江大胆的脸,不过听着声也知道他怎么想的,看,老韩头都点头了不是!说明他说的很对啊!

“所以你看,连着你家这样的都有需求,那整个京城呢?有多少人要?整个天下呢?又有多少人要?这么一算是不是不觉得杜仲树多了?再一个,你有没有想过,朝廷又要多少这样的胶,这样的车?呵呵,三五年里,这车啊,怕是光兵部都不够使唤,你说这杜仲树要种多少年?”

让包三儿这么高屋建瓴的一统计,别说江大胆倒吸了一口凉气,就是掰着手指头算的飞快的老韩头都傻眼了。

“那,怕不是以后到处都有这树才行,不然不够用呀。”

说到不够用,老韩头转头再看周围那些树,眼睛都带上了金光,忍不住扯着包三儿的袖子,低声问:

“三爷,那咱们是不是也多种些?旁的不说,田地周围种上一圈,三五年后光是买枝丫,也是个不错的出息。”

嘿,他家缺这几个钱?知道知道也就得了,还自己种?老韩头啊老韩头,什么时候竟是连着蚊子腿都不想放过了。

“那么多种子要咱们顾着呢,老韩叔,你还有精神能分出来管这个?”

“嗯?”

老韩头被问住了,他若是真能管得过来,那当初土豆的事儿能让老马那家伙去干?这当皇庄管事儿的机会能这么丢了!

老韩头说话的欲望被彻底打没了,后半程安静的,包三儿都有些不适应了。看了他好一会儿确定没什么大碍,才放松了精神,好好的打量了一下这个时代乡下的风貌。

这时候乡下是个什么样?穷,就是全部的模样。田地里的农人衣衫褴褛,奔跑的孩子多半赤/身,一路走来,满眼见不到半个胖子,到处都是枯瘦的身躯。连着青壮年也多是排骨竹竿一般的模样。

这样的百姓啊!包三儿的心又酸了几分。这会儿他迫切的希望,那些被派往南面的锦衣卫们,商户们,能多给这个国家输送些好种子,好让这些挣扎在生死边缘的百姓能靠着自己努力,多几分吃饱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