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狮子山下(第3/4页)

“因为他们查探过、也听过你的《A little love》,所以就叫我帮忙做了一首歌。不过,刚才在上面听过你唱那首不知名的粤语歌之后……我深深地明白到,我在这一类歌曲上的造诣还不如你……”

“当然,我伯父他们也明白,所以就想着另辟途径,改掉歌词用歌词内核含义来对抗你,借‘大义’压‘小家’。”

“本来就是情情爱爱的调子,硬是要为了什么大气填这个词,把我的歌糟蹋成这样,简直就是不伦不类!”

看卢顾廷气得不能自已,苏韵却是开始明白了他的意思:无论哪个时代,都是歌颂感情的清新小情歌类最受欢迎。

但在乐评人眼里,情歌类却是太过“小家子气”,就像电影评审里商业片在拿奖上永远要比文艺片吃亏——评委总是会更偏向于那些相对“大气”的赞歌励志歌等非情歌类。

不过,不用卢顾廷良心发现来通风报信,她最后一首歌曲的表演,也从来就没有打算炒之前的冷饭。

苏韵抱着吉他上台鞠完一躬后,轻轻扫了台下的观众们:很好,就着刚才的事故,大多数人的情绪依然还沉浸在方才抛弃一切矛盾、团结起来互助友爱的氛围里。

搞文案煽情这一项,这个人心依然还保留着质朴的时代和后世炒作成风的时代,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我曾经在黑夜里与街坊们通力合作,见证一个生命奇迹的诞生;也曾在刚才的危难里,见识到人心总有光明善良的一面……”

“是,我出生在屋邨,生长也在屋邨——正是屋邨和铁皮棚里面的点点滴滴,构成了我们父辈、长辈的前半生,使得他们从狮子山下的棚屋,走到了太平山上的豪宅。”

不但顺着前面搭好的桥梁往上爬,还串联起了前日苏屋邨全体人员齐齐出动救助孕妇的事件……这样的正能量大事,可是被报纸杂志和电视都宣扬过一遍又一遍。

以及还借苏阿婆的事情,暗暗夸了在场的所有人一通。

看到周围的人眉眼随之舒展,方茉娜心里的提防便再次加重了一层:不管这些话是有人相教早有准备,抑或是苏韵天赋异禀张口就来,这一场最后的决战,结局已经十分之明显。

“从大排档到茶餐厅,从鸡蛋仔到西式大餐,从屋邨到豪宅……正因为这些市井生活与草根情怀,一点一滴,统统都在记录着狮子山所赋予我们港人永远勤劳、乐观和务实的精神,让我们同舟共济、踏平崎岖!”

“我今晚要演奏的曲目是一首粤语歌——《狮子山下》!”

“人生中有欢喜,难免亦常有泪/我哋大家,在狮子山下相遇上/总算是欢笑多于唏嘘……”

不同于先前明显已经西化的腔调,这一首同样难得的粤语歌,曲调和缓婉转,更有几分老粤曲改良为新曲的味道,让他们更容易接受。

本应该是历经风霜不忘初心的调子,却被她以悠悠清灵婉转童声唱来,竟似历尽了世间沧桑波劫后,方可听到的乡音童谣。

明明是温柔到极致的乐韵,却听得人心酸感怀,入骨深深。

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不少对音乐有所想法但又未能捕捉到转瞬而逝的灵感的人,似乎因此而触碰到了那黑暗中的一点微光。

被西洋乐和古曲所统治、被英文歌和国语歌所笼罩的香江乐坛——似乎在此刻,终于听到了那一声打破黑暗寒冬的猛烈春雷。

长江后浪推前浪,浪涛汹涌,席卷而上……

这一个静寂的世界,将要变天了。

在接受冠军颁奖时,苏韵似有所悟地侧过目光看了一眼台下的前排座位。

方茉娜看着这边的神情,除了欣赏,亦有挥之不去的审视和提防。

不过没关系,她选择了就不会后悔;所以在面对选择之后的结果,也不会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