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票房与奖项(第2/3页)

号称“自由”的地方,其实从来就不自由。

难怪库布里克一去就不想返。

而追逐打破界限的自由,却也正是师父吕少龙和她的梦想,以及未来的目标。

想完这些纷杂思绪时,苏韵淡定地靠向了车窗,目光掠过路边的电影院的巨幅海报。

《人工智能》正在热映中。

经历了大学生群体的内部传递加口碑发酵,这一部在他们眼中无比酷炫的电影,就在点映的那几天里飞快地传遍了各处高校。

“新人类”是最容易接受并追捧新事物的存在,一旦学校里有人发现了什么“很酷”的东西,这东西就会立刻变成整个学校乃至整个地区的流行。

果然,公映一开始,《人工智能》的票房飞涨速度就开始颇有8月上映的票房黑马《美国风情画》的样子,首周票房更是在所有人不可置信的目光中,直接破了1000万!

而且电影口碑和话题都还在继续加热,涨势好得不行,看得利益相关的各界人士心思各异。

这个首周票房数字,比起《虎斗龙争》来说绝对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过,考虑到这部电影虽然有着两个戏份吃重的华人角色,但严格来说还是一部合拍片,因此同样亦有人认为这成绩最主要还是借了库布里克和简·方达的势。

反正这语气就是酸得很……

相比于个人色彩浓厚的各种好评和差评,比较公正的分析,还是“库布里克凭借这部《人工智能》展现商业片能力”和“简·方达凭借《人工智能》展现票房号召力”这两个点。

尽管一个是著名大牌导演一个是影后加身的名演员,但他们都认为这两人是靠这部片“咸鱼翻身”——要知道,资本家就是最会追逐利益的人。哪怕拿过多少奖、名气多大、评价多好,赚不了钱的,就是票房毒药。

只要连续扑过几部片,那么以后想再重来,就十分的困难了。

而《人工智能》这部科幻片,随着票房和口碑的上升,陆续也开始有人分析起了它将会对以后的电影格局带来怎样的改变。

相比起后世想要查阅点什么直接上网就完事的方便,现在的年代,即使是看起来已经挺有现代化气息的美国,也是显得十分的落后。

电话、电报、报纸杂志以及人的口和耳,就是目前大多数人可以接触的信息传播途径。

坐在木屋的沙发上,苏韵和薇薇安二人身边堆满了最近几期的报纸杂志小山。

截止到第二周,《人工智能》的票房已经冲破了2500万,许多人都在观望,它能不能将本年度目前为止票房记录最高的《美国风情画》拉下首位。

明里暗里的关注风暴中,反而是苏韵这个当事人最为平静:《美国风情画》上演的时间是目前还不被看重的暑期档,先天就有着抢占票房的优势;即使《人工智能》能靠超越时代的黑科技特效和时机造势来骗票,在这不靠前不靠后累积出超越它的票房,其回报率也是差了一截。

因为《人工智能》的投资足足500万美元,并且因为各种因素影响,人们只是都在观望它的预期票房能不能破亿;而《美国风情画》只有75万美元的投资,却狂揽下了1.15亿美元的票房!

不但如此,12月的圣诞档,73年最赚钱的《骗中骗》和《驱魔人》才会前后脚齐齐上线争个你死我活。就算《人工智能》能暂时领跑,一到圣诞,肯定得被《骗中骗》和《驱魔人》后来居上……

都是心照不宣心知肚明的潜规则了:要是全“白色”阵容,《人工智能》说不定还有希望拼一拼;现在加了她和庄隆两个华人,只要票房能保四争三,苏韵就已经满足了。

也不能想着一口吃成个胖子,毕竟黄金时代神作多,超越时代的黑科技初初出来冒泡,当然是安心打辅助求稳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