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乡音(第2/4页)

前台所在的前廊普普通通的式样,没什么好说的,只是探头穿过遮挡了一半大厅光景的竹制屏风之后,眼前就豁然开朗起来。

大概小楼的主人是真的热爱自然,大厅里的摆设也多是以竹制和木制为主,最前方是一个垒高了三级阶梯的小平台,现在就随意放了些桌椅——等旅舍要是承办什么生日会、小聚会之类的,既能当主家台也能当小舞台。

不过现在是正常状态,所以厅里也不是摆着一套套的圆桌餐椅,而就是普通正常的家居长椅和小茶几。

看着坐在太师椅上安安静静地听着收音机唱粤曲的老婆婆,苏韵调整了一下表情,主动上前用粤语问道:“婆婆,你在听什么呢?”

收音机里咿咿呀呀地唱着戏腔,对于粤曲南音一道,苏韵这个半途出家的,满打满算也就是只听过在影视里最为多见的《客途秋恨》和《帝女花之香夭》。

除去“凉风有信秋月无边”和“落花满天蔽月光”之外,其它都基本抓瞎。

“是任姐和仙姐的《紫钗记》。”老婆婆平静地回答了一句。

“哦……”苏韵似懂非懂地点头:粤剧界里有名的神仙组合任白,即使是她这样的外行人,也是识得的。

说来也巧,她重生后完全清醒的时间,正是六一八雨灾筹款赈灾慈善表演大会节目的第二日——那一场马拉松般接力义演的表演大会里,告别影坛多年的任白二人的筹款义唱,成为了她们最后一次的公开演出。

苏韵在闲暇时有心探寻过任白二人的生平事迹,这两个出必一双入必一对的密友,一个是风流潇洒的女文武生,一个是清丽脱俗的正印花旦,合作多年深厚情谊亲密无间,早就已经成为了香江文化的一个象征。

任姐当年以男装大佬之姿风靡万千女性观众,乃是旧时代有名的“戏迷情人”,这老婆婆估计也是为任姐风姿着迷的迷妹之一,现在难得有个人过来跟她说话,还是说的乡音粤语,立刻就兴致勃勃地拉着苏韵的手滔滔不绝起来。

知道这就是小楼的另一个主人,苏韵也只好耐着性子听了下来。

老婆婆说得高兴,还亲热地招呼起了苏韵:“来,吃点鸡蛋仔吧,这一碟的味道还算不错。”

长者赐不敢辞,苏韵乖巧地吃了两个,那香甜的味道一下子就让她回忆起了王嘉遽那年没能送到她嘴里的那袋子花生芝麻馅的鸡蛋仔。

但这一碟鸡蛋仔里所花费的心思和精力明显要比当年路边摊贩卖的要多,就苏韵吃的这两个都是不同的“内芯”,而且配料特别足,火候又恰到好处,简直可以称得上是一流水准了。

“婆婆,这个鸡蛋仔你在哪里买的?我有个朋友也在这边,我想买点给他吃。”苏韵擦了擦手,开口问道。

令苏韵没想到的是,就是这么一句普普通通的疑问句,却使得刚才看起来很正常的老婆婆一下子失了神:“啊……在哪里买的呢?我、我忘记了……”

“到底是在哪里买的呢?为什么我一点都记不起来?”

看着老婆婆一脸焦急地四处张望的慌张样子,苏韵连忙再次开口问了一句:“婆婆?你怎么了?”

“我、我什么都不记得了,我叫什么名字?你是谁?”老婆婆手足无措地叫喊着,顿时惊得苏韵下意识地站起了身。

说时迟那时快,身后一个人影快步上前,一把揽住了慌张惊恐的老婆婆:“没事的,没事的,我在这里,鸡蛋仔也在这里……”

“可是这个鸡蛋仔的味道不对……”老婆婆扁了扁嘴,声音带了点哭腔。

“我马上就去给你重新做一份,你乖乖坐在这里等等,很快就好!”石老爷子好说歹说左哄右哄,总算是劝住了老婆婆坐回原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