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刘虞拉刘备(第2/2页)

他看向刘和,道:“吾儿……”

“父亲。”刘和急忙应诺。

“汝觉得刘伯瑜评价为父之言,可准确否?”

“这个……孩儿也说不清楚,父亲觉得呢?”刘和没有摸准刘虞话中之意,遂将球踢还给了刘虞。

刘虞闻言笑了,自己这儿子倒是老实,不敢当面驳斥自己。

“你且说说,为父平生,最喜读何书卷?”

刘和几乎是不假思索地道:“父亲平生,最晓《五经》。”

刘虞长叹口气,道:“是啊,为父平生最晓《五经》,唉,试问一个精研《尚书》《礼记》者,又如何能够统兵打仗,又如何能够慑服那些军功武人?刘伯瑜言老夫之短处……甚中其地。”

说罢,便见刘虞转头,看向那刘和,道:“刘伯瑜所言的那个刘备刘玄德,现在何处?”

刘和拱手道:“孩儿已经派人探得,那别部司马刘玄德奉公孙瓒之命,往来与两军阵前,每隔几日,便会从我方主营,向公孙瓒等处督运粮秣。”

刘虞闻言奇道:“这刘备乃是公孙瓒麾下的别部司马,又是其同窗,竟然主动承担起了押运粮草之责,若非大材小用,便是谦恭谨慎之人。”

顿了顿,刘虞又道:“他下次再来,派人请他往主帐一叙。”

“诺。”

……

两日后,刘备按时来刘虞大寨调拨粮草,却被刘和暗中请进大帐,与刘虞见面。

刘备的相貌白皙,一双大耳,身高臂长,颇有雄姿。

“末将刘备,见过大司马。”刘备恭敬的对刘虞施礼。

刘虞见刘备相貌雄伟,颇为惊异,遂问道:“汝便是别部司马刘玄德?”

“正是。”

“听说你是汉室宗亲……中山靖王之后?”

刘备没想到刘虞会问他这事,忙道:“正是。”

刘虞捋着胡须,慢悠悠地道:“且把你的籍贯,以及能回忆起的祖辈名字……皆报于我。”

刘备一时间没明白刘虞的意思,好奇地问道:“大司马所言何意?”

刘虞捋着须子,淡淡道:“刘某在京中曾任宗正,这各郡皇族的名籍薄册,都曾归老夫掌管,你且将你的祖辈挨个给老夫捋捋,让老夫为你回忆回忆……你是否有祖先在京中皇族名薄之中。”

刘备愣了半晌之后,突然明白了刘虞之意,不由大喜过望。

整个大汉朝,从西汉王朝开始,传承数百年,刘氏诸王的血脉们开枝散叶,其后代早就是遍布了大汉十三州,庶出旁支不计其数。

昔日在涿县,光是跟刘备一样的中山靖王之后,就已是不下几十号人了。

若是再到中山国看,有中山靖王名头的刘氏宗亲,那更是数不过来。

像刘虞这种东海恭王之后,乃是东汉王爵,更兼东海恭王乃光武帝长子,比之中山靖王这种远在西汉孝武皇帝时期的诸侯王,分量要重了许多,也更容易查证了许多。

西汉诸侯王的后代们,因为数百年的分支繁衍,枝叶太盛,这样的宗亲人员在宗正府记录在案的,若说是多如牛毛也不为过。

特别是刘备这种不知道拐了多少个弯的,就算是骨子里真有中山靖王的血脉,怕是也稀薄的都不够蚊子咬一口了。

刘虞就算是曾任宗正,他又如何能够在宗正府浩瀚的档案中,偏巧看到他刘备的籍贯名册?

就算是看到了,又岂能记在脑中?

刘虞这话中之意很明显,他应该是有办法,可以替刘备证身。

若是由他这位根正苗红的汉室宗亲替刘备出面说话,以证其出身,那对刘备来说,无疑为最高荣耀。

这是赤裸裸的拉拢啊。

虽然是拉拢,但刘备却有一种喜不自胜的感觉。

他感觉,自己的春天,仿佛是要来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