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奸臣(第3/4页)

随后荀谌就开始针对双方的整体实力差距——包括将领的差距,兵力的差距,经济的差距,政治的差距等等,开始给许攸进行洗脑。

许攸也是高明之士,自然知晓现在面对刘琦,袁绍和曹操已经没有胜算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只有顺应实事,投靠到刘琦麾下,才是最好的归宿。

先前许攸虽然有这个心思,但碍于袁绍和曹操都是他的好友,而且他在朝中也有一定的职位……并且,他不知道刘琦对于自己的归属会不会有什么反感,因而不敢随意下定这个决心。

但是现在并不是他主动投靠刘琦,而是刘琦主动派人来招降他。

这对于他而言,就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虽然他表面上装出一副义士的样子,但是荀谌对他这个人的心性还是很了解的。

最终,经过几番心理上和语言上的较量,双方彼此试探,互相许诺,答应了荀谌他会考虑看看。

这并不是许攸还在犹豫,而是他自己正在待价而沽,他不可能荀谌一来对他表明来意,他就主动投降,这样未免也太跌份了。

许攸是什么样的心思,荀谌心中最是有数。

他的那点诡心思,荀谌一下子就猜出来了。

但荀谌并不说破,而是笑呵呵的告辞。

随后一段时间,许攸和荀谌又见了几面,经过了几番磋商,彼此算计,最终许攸答应了荀谌愿意投降刘琦。

答应投降刘琦。荀谌随即向他诉说了贾诩交代给他的任务。

那就是说服伪皇帝。

……

东海王刘袛,自打当了邺城的皇帝之后,没有一日过的心安,他几乎夜夜都在失眠。

毕竟他这个皇帝不是他自己想当的,而是别人连拉带拽硬扶他上去的。

特别是当上这个皇帝之后。他也没有任何的实际权力,朝中大权全部被袁绍和曹操把持着。

虽然袁,曹二人未对他做出有什么不轨的举动,但刘袛知道,终有一天,自己的性命也会折损在袁绍的手里。

在这样一种环境下,试问刘袛又如何能待的安生?

他现在真的是无限怀念当初当东海王的日子。

而在这个节骨眼上,许攸来见刘袛了。

许攸身为袁绍的近臣,同时也是朝廷的臣子,自然与刘袛也算相熟。

而且他目下负责筹备粮草,在有些事情上进宫来向刘袛做一些汇报,也完全符合规矩。

许攸不可能一下子就把所有的事情跟刘袛说,毕竟这件事儿事关重大,他需要徐徐向天子渗透。

他先是向刘袛询问了一下最近的情况,得知陛下心情不好,随即向刘袛汇报了一些前线的战事。

刘袛虽然是皇帝,但前线的战事具体情况并没有多少人向他叙述,而且也不会有人向他就战事做具体的汇报。

所以今天许攸跟他汇报的内容,刘袛基本都是第一次听说。

曹军的大败,刘琦的势如破竹,中原的失守,河北的危机。刘袛彻底的被这些消息震在了原地,半晌没有反应。

刘袛愣在了原地,但许攸却没有出言劝慰他,只是静静的伫立在一旁,眯着眼睛观察刘袛的表情,揣测着对方的心意。

“这可如何是好?朕,朕不想死啊!”刘袛终于开口了。

许攸长叹口气。

“陛下,恕臣直言,国家以帝王为根本,帝王乃国家之基石,国亡帝亡,国灭帝……”

“放肆!”刘袛有些歇斯底里:“你竟敢跟朕这般说话?!”

许攸面对刘袛的愤怒并不害怕,他只是淡淡的笑着。

在这个朝廷中,不怕刘袛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朕根本就不想当这个皇帝!当初是你们硬逼着朕来当的,如今出了事,你们就想让朕去死,凭什么?朕从来都不想当这个皇帝,朕只想当朕的东海王!”刘袛说话都有些语无伦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