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旧伞(第3/3页)

许多东西用久了,就跟自家人一样,总会生出点儿情分来。

这冷不丁要丢,确实不舍得。

马冰盯着旧伞看了许久,过了会儿才说:“帮我拿把新伞吧。”

“好咧!”掌柜的问,“姑娘要哪一把呢?”

“随便吧,”马冰收起旧伞,淡淡道,“都一样。”

旧伞收拢的瞬间,她好像感到某些重要的过往,也随之封闭了。

虽然如此,但掌柜的还是用心挑了一把秋日红叶的,十分应景,也很结实。

马冰只随意瞟了眼,便付钱离开,直接回了衙门。

谢钰还没回来,马冰想了下,也没有贸然去找高老六。

她端了个马扎,坐在屋檐下看雨。

屋檐很长,滴下来的雨水隔着老远。

那里的青石板早就被打出一排小窝,雨滴落下来时,会发出类似“卟”的闷响,同时溅起透亮的,很漂亮的水花。

另一边,王衡抱着个手炉听两个徒弟背药方,偶尔瞪一眼。

马冰忍不住笑了。

前几日王衡的孙子递了家书回来,老头儿嘴上没说,背地里却偷偷抹了回眼泪。

那位王家的小少爷真的被长辈“发配”去了一座很穷困的小县城,遭了不少罪,还病了。

但他确实是个很单纯的好人,难熬也没嚷着要回来,只是在信中检讨了自己过去的养尊处优,说这里的人远比开封府的百姓更需要帮助。

他不想回开封了。

在信的末尾,他还请王衡代为向开封府的人转达自己的歉意。

他实在不该当着人家的面挖墙脚的。

尤其,还说了那样天真的傻话。

当时谢钰和马冰都愣了。

老实讲,当时那事儿过去也就过去了,他们甚至已经忘记了。

最后还是王衡提醒,两人才想起来,又觉得有些好笑。

这样也挺好的。

该长大的人,都长大了。

直到快晌午的时候,谢钰才顺着鱼头豆腐汤的香味一路走进来。

马冰到底闲不住,把水缸里养的大鱼捉出来一条。

胖头鱼嘛,脑袋是很好吃的,便单独斩下来炖豆腐,白白的,浓浓的。

剩下那么老大一条鱼身子,一口锅勘勘放下。

就加了葱姜蒜和酱油、蔗糖什么的红烧,大火烧开了,转小火咕嘟嘟冒泡,酱红色油亮的汤汁一口气浸到肥厚的鱼肉里去。

吃的时候掰下一大块肉来,往浓郁的汤汁里一按,格外香甜。

便是只拿那鱼头豆腐汤泡饭,也能狠吃几碗的。

今儿照例是元培配着谢钰出门,也不知两人做了什么,大约是饿狠了,进门后顾不上寒暄,先埋头用热汤跑了两大碗饭,这才喘过气来。

马冰把小黄的事说了,谢钰夹鱼肉的动作顿了顿,“高老六未必不知道。”

说着,他一抬手,荡开元培伸过来的筷子,将鱼脸颊上最肥嫩的一大块肉抢走,转手放入马冰碗中。

马冰笑了下,对上元培渴望的眼神,啊呜一口吃掉。

确实,高老六做的就是不见光的买卖,有很多消息反倒比他们更灵通。

谢钰又吃了一块热豆腐,额头上渐渐沁出一层细密的汗珠,“不过,还是要说一声。”

是进是退,让他自己选。

吃完了饭,谢钰果然撒出人去,借口有外面来的人贩子流窜,开始在城内外大肆搜索可疑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