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国师徐福(第2/4页)

“啧!”阮陶将自己手中的茶盏放在身边的案几上,一脸痛心道,“掌司这番话我如何当得起?我也是在城门楼下摆过摊儿,顶过烈日、淋过雨的!我自然知道咱们这一行的艰辛不易,故而能够进到卓灵阁深感荣幸。”

阮陶腔调拿得十足:“当初幸得长公子亲睐,邀我入卓灵阁。我之所以说自己不炼丹,乃是我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我能炼出个什么玩意儿呢?哪里能与阁中诸位前辈相比呢?故而我想着,我进来帮着各位前辈处理处理外务,让前辈们专心为陛下炼制长生不老丹,也算是我对得起朝廷每月给我发放的俸禄。”

毛宜不着痕迹的挑了挑眉,觉得这话虽是这小子推脱之言却也说到他心里去了。

当初长公子荐了这厮来,说日后这厮不必炼丹,只帮着阁中处理外务即可。、

本来他们其实算是赵公公手下的人,长公子这冷不防的塞这么个人他当然是拒绝的,不过一听这小子进来不为炼丹心甘情愿只处理阁中外务他便乐意对方留下来了。

只因,近到阁内的谁不想炼就“长生不老丹”一朝跃上枝头Bianc变凤凰呢?

就算是炼不出丹来,但能往丹房中一坐便能有俸禄,谁又愿意在外头东奔西跑的呢?劳累不说,那些妖鬼的实力他们也不清楚,万一碰上个硬茬将自己搭进去了该如何是好?

当然,跑外务也有跑外务的好处,那便是也会向寻常衙门官吏那般有“政绩”记录,有升迁的机会。

只是他们卓灵阁又与其他官衙不同,基本上是一个萝卜一颗坑,上面的人只要不犯错就会一直在你上面儿呆着,不存在“调任”一说。

就像国师,只要他不会哪日发疯行刺陛下,他便一直是大秦的国师。

因而就为了这么渺茫的升迁机会让人像拉磨驴似的跑外务,自然没人肯干,这导致他每每派人出外务时下面的人都是推三阻四百般不情愿。

如今可好!自愿拉磨的驴送上门来了,不管他是那一派的人,想要做什么他还能有不用之理?

纵然这人有七窍玲珑心,也不过是个尚未及冠的孩子,自己闯荡江湖半生,如今又坐在上郡卓灵阁的掌司的位置上还怕压不住一个十几岁的小娃娃吗?

阮陶见对方面露得意之色,便知道自己这话说得对方很是满意。

于是他继续道:“况且,我今日去并非一个人去的,乃是与赵府的杜甫杜先生一块儿去的。我二人到那处寻了半日,就只见到几只得了灵智的麻雀,与狐有关的也就这劳什子了。”

闻言,毛宜不忘嘲讽两句:“出去不带阁中的兄弟,反倒是跟着赵府上的门客一同去。虽说你是长公子荐来的,却也要懂得避嫌,这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长公子养得门客呢。”

随后他嫌弃的指着地上绑着狐裘的稻草人:“百姓报案说是‘有狐口吐人言惑人’,你觉得是这玩意口吐人言?”

说着,他阴恻恻的撇了阮陶一眼:“那话可不止一人听见了,你若是想满上弄下这点儿伎俩可就太儿戏了些。”

见状,阮陶知道那狐狸的说的话这面前这只老狐狸定然知道了,而且对方知道的还比他早。

那般大逆不道的话知道了却不曾往上报,也不曾派人早早去探查,分明就是坐等着事情闹大。

阮陶煞有其事的说道:“我与杜先生走到山脚下时偶遇一老翁,那话究竟是什么话我们也都知道了,实在是不不敢说出口。”

“当时吓得我二人仔仔细细将那山头翻了好几遍,与狐相关的确实就只有这劳什子。”

“阮陶啊!”毛宜装腔作势语重心长道,“虽说万物有灵这不假,但你说你将这东西交到京中去告诉刑部和大理寺说这玩意儿成精了,你说他们会不会觉得咱们卓灵阁将他们当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