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说好的安南是蛮荒呢(第2/3页)

章溢:“……”

这一刻,章溢脑海里冒出了诸多如“臭味相投”“一丘之貉”等词语。

“太子的信中没有说明他在安南做了些什么吗?”章溢试图把话题扳向正规,“若太子做得很出色,我们也能让朝堂上那群仍旧喋喋不休的人闭嘴。”

章溢能教出一个武将儿子,对朝中那群天天嚷着放弃安南的朝臣自然深恶痛绝。

如果不是他刚回京,还不清楚朝堂的规矩,需要先蛰伏一阵子。章溢一定会抄起手中的朝笏,在嚷着放弃安南的朝臣中杀个七进七出,就像他儿子在敌军中手持马槊杀个七进七出一样。

朱元璋叹气:“标儿不装之后,就变懒了。他在信里说,平时要处理那么多政务,还要写信向我详细描述怎么处理的政务,十分麻烦,所以懒得写,让我自己派人去问。”

众人皆无语。

朱元璋还在那一边叹气一边比划:“标儿还说,要说明他做了多少事,估计一万字都写不完,他才不要把每日紧张无比的休息时间用来写这东西。有这个时间,他宁愿多睡一个时辰。”

李善长立刻道:“标儿所言极是。安南陌生,水土不服,且事务繁重,标儿还是多休息为好。”

刘基道:“主公派去的人,应该把消息收集得差不多了,书信应该很快就到,不急。”

徐达叹气:“要不让我去瞅瞅?反正我无聊。”

章溢:“?”

作为一个进入朱元璋核心文臣群体后就已经自请外放坐镇一方的人,章溢实在有些不习惯这群人的言行。

你们这样,还像皇帝和大臣吗?

章溢在心中提醒自己,不能被这群人同化。君不像君,臣不像臣,成何体统!

这一场君臣奏对逐渐离谱,众人都开始吹标儿厉害,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决策。

章溢两眼发直,神游天外。

他认为,自己丢下公务急匆匆应召进宫是一个错误。或许皇上根本就没想召他们来做什么大事,只是单纯炫耀一下太子有多厉害。

好了,我已经知道太子有多厉害。皇上你能放我回去工作吗?我今天也想多睡一个时辰!

章溢对皇帝的敬畏敬仰程度逐步降低,对同僚的认可程度更是直线下滑。

他想破头也想不明白,主公成为皇帝之后,怎么比在朱大帅的时候还“洒脱”了?

难道是标儿长大了,主公肩上的担子越发轻了的缘故?

章溢头开始疼了起来。

……

朱元璋看到的书信中对安南的描述,还收敛了许多。

官学的学生们来安南之前都充满雄心壮志。

安南是蛮荒之地?那不是更好吗!正是因为安南是蛮荒之地,他们才能尽情的挥洒才能,施展拳脚啊!

他们已经有了许多计划。

比如打仗,比如治理,比如如何艰苦地把那群野兽般的安南百姓变成懂礼仪的大明人。

但他们来到安南之后,看到了繁华的港口,宽敞的道路,精神面貌十分良好的“大明人”,所有人都懵了。

“你们懵什么懵?”朱标疑惑,“这都几个月了,安南有这样的变化不是理所当然吗?现在事情还非常非常多,你们与其发呆,不如赶紧干活!”

学生们欲哭无泪。

校长,你听听你说的是人话吗?什么叫“都几个月了”?几个月的时间难道很长吗!

谁治理一块地不是从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算?几个月,粮食都还没丰收呢!

“粮食丰收了一茬了。”朱标更正道,“这里一年三熟,早稻已经丰收了。正因为丰收了,所以现在安南各处喜气洋洋,民心归服十分迅速,正是你们施展拳脚的时候。”

学生们再次欲哭无泪。

啊?这里粮食都丰收了,民心都归服了?那我们来除了给校长打下手,还有其他事可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