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第4/4页)

苏爱国嘴笨,不会夸人,连说“哪有,太夸张”云云。

夸过之后,村长才说明来意,“我小女儿中考没考上高中,只能上职高,但是我又不想让她上职高。万一被那些混混带坏了咋整?我的意思是你能不能在鹏城给她找个厂?”

这时候的职高风评很差,都是考不上高中的差生才会进去。职高管得又不严,那些孩子到处惹事生非。村长不让女儿念职高就是怕女儿学坏。而且不能分配工作,上也是白上。

苏爱国拧眉,“她满十六了吗?”

他记得那孩子好像才十五吧,是村长的老来女,也就比大孙子大两岁。

村长知道他的意思,“你放心,身份证我肯定能办得妥妥的。再说了,也没几个月了。”

这个时候的身份证可以作假。最简单的手段就是拿别人家的户口本,带自家孩子去办理。乡下都是亲戚连着亲戚,借户口本还是很简单的。

苏爱国经常在报纸上看到招工启示。他不担心找不到工作,他担心的另一件事,“私人工厂工作很累。最低要干十二个小时,要是赶上加班,十四五个小时都很正常。万一她将来长不高怎么办?”

帮个忙倒没什么。当初他给季先生送信,村长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做人得讲良心。苏爱国能帮还是愿意帮的。但他不能给自己找麻烦,必须得跟对方说清楚利害关系。

“女孩子长那么高干什么!她现在一米五五已经够高了。”村长不以为意,“再说了,在家里干农活可比打工要累,而且还挣不到钱。”

这话也不算说错。别看村长家日子过得不错,但是远不到小康。他们用不起收割机,全是人工收割。农忙时,女孩子也要下地干活。偏偏一年到头也挣不了几个钱。所以鹏城有大批盲流涌入不是没有缘由的。

苏爱国挠挠头,“那我回去打听一下。要是有消息,我给你家打电话。”

村长见他答允,松了一口气,“行,没问题。多谢你了。”

他立刻发出邀请,请他中午去家里吃饭。苏爱国不好意思,村长坚持要去,不去就是看不起人,苏爱国只能答应。

见他答应,村长心情颇好回家准备宴席。

华国是人情社会,有条潜规则:办不成事,不会轻易收礼,更不会答应饭局。

苏爱国愿意吃饭,说明这事不难办。村长自然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