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第3/4页)

苏以沫摆手,“不等了,就当天抛掉。”

苏爱国见她坚持,连甜点也不吃了,接过认股缴费收据揣进兜里就去了筒子楼那边。

相比苏家的沉重,老郑两口正在兴致勃勃吃夜宵。

老郑媳妇见苏爱国过来了,邀请他一块喝啤酒,吃卤鹅卤花生。

苏爱国表示自己已经吃饱了,天色不早了,明天还要上班,他也不废话,把来意说了一遍。

正在喝酒的老郑听到他要卖掉好不容易排队领到的认购协议书,一边给自己倒啤酒一边笑话他,“该不会被你媳妇知道,不让你炒股了吧?”

苏爱国摇头,“不是。我媳妇早就知道我炒股了。”

他坐下来,把女儿的话分析给老郑听,也想听听他的意见。

老郑听后,神色凝重几分。

老郑媳妇有些急了,“真会跌?不会吧?”

苏爱国也不敢保证,免得他们会找他算账,只说自己明天一定要卖掉,“至于你们卖不卖,你们两口子自己好好考虑。”

他将认股缴费收据递给老郑媳妇,请她在8月14号第一铅笔上市当天帮忙卖了。然后他就回家了。

老郑和媳妇却是商量一个多小时,最终达成协议,老股全抛了,今天刚买的新股先留在手里。

为什么要留新股在手里呢?因为除了他们排队买到的两张新股,其余五十多张都是他们花了三倍价格从别人手里买来,现在卖掉,那就是亏钱。

转眼到了8月14,第一铅笔上市,开盘价142,收盘价152,最高价156,最低价121.5。苏爱国卖出的价格是150,不高不低。500股全部卖掉75000元。

当然,这里面还要扣除手续费,还掉欠款,苏以沫还剩下七万多。

这么多钱全拿回来,张招娣神色非常复杂。她一方面不希望女儿沉迷炒股耽误学习,一方面又为女儿能赚这么多钱而自豪。她甚至不知该怎么教育女儿。最终她决定保持原样。这笔钱随女儿折腾,但是不能再往里添钱。

苏爱国巴巴看着女儿,“要不是我当机立断,你不可能赚这么多。是不是多亏了我?”

苏以沫笑笑,“是要谢谢你。你想要什么,我买给你?”

虽然她之前挺生气爸爸自作主张,但是这次能赚这么多钱,确实是爸爸的功劳。她不能不感激。

苏爱国其实想要钱,他想攒点私房钱,但是媳妇管得太严,估计钱到兜里,不过夜就会被媳妇收走。

他思索再三,“咱们全家去吃烤鸭吧?我听说可好吃了。”

苏以沫眼睛一亮,“行啊。没问题,我请客。”

于是一家三口特地去吃了烤鸭。

张招娣和苏爱国看着菜单上的价格,倒吸一口凉气,“这么贵?”

苏以沫耸了耸肩,“这是牌子,就是这么贵。”

三人点了两只烤鸭以及各种配菜。

苏爱国和张招娣是头一次吃烤鸭,两人吃得津津有味。

苏以沫却不怎么满意。原以为价格贵些,烤鸭味道会更棒。没想到跟别的烤鸭也差不多,价格还这么贵。

不过看爸妈吃得这么开心,苏以沫也没说什么。

张招娣好奇问,“你不是说你是和老郑老刘一块买的股票,他们赚了吗?”

苏爱国摇头,“他们还没上市呢。不过应该快了。”

的确是快了,苏以沫也并不是唯一从股市挣到钱的人。

老郑买的中纺机50股,老刘买的永生股份30股,在这之后陆续上市。

中纺机首日开盘价170,最高价171,收盘价148,最低价146.55,他在162抛的。

永生股份比两人都要晚点,8月20号才上市,首日开盘价290,最高价307.5,收盘价293,最低价161.1,他抛的时候是301。

虽然只有30股,但老刘运气比较好,他买的股票价格涨得最高。

除了老刘和老郑,机械厂也有不少职工在炒股。这几天总能听到家属区欢喜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