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第3/5页)

他们只是一汽的子公司,自然机会进去。

张招娣见他感兴趣,“那就去看看吧。”

于是一家人不再去旅游,而是到新车发布会参观。

大学生充当翻译,苏爱国问各种问题,聊得倒也算和睦。

张招娣看着新车眼睛都不眨一下,苏以沫碰了碰她胳膊,“妈?心动了?也想买一辆?”

张招娣之前一直没想买车,主要她一心想把厂子做大,不愿意将钱浪费在轿车上,用车的话,也是叫出租车。

看到这新车,不说性能,就是光看它的外型也挺能唬人。

她突然领悟到一句话,人靠衣妆马靠鞍,她跟女儿咬耳朵,“我约见那些投资人,穿的太普通,没有好车接送,他们都不愿跟我谈。”

别看张招娣现在有钱了,但她对自己依旧很吝啬,别说穿金戴银,她一年也就只买两身衣服,还不是特别贵的那种,就是价格亲民的大街货。

苏以沫懂了,这也是许多销售穿西装的主要原因,“那是当然的。妈,你本来学识就不如那些精英。要是连硬实力都跟不上,也难怪他们看不上赛兴达呢。”

张招娣却有些想不通,“之前我向王总请教过,他让我不要打扮得太豪气。哎,他教我的招怎么行不通呢。”

王忠辉的房地产公司两年前就在A股和港城分别上市,尤其港城富商投了不少钱。这几他的房地产公司越做越大,已然成了鹏城房地产的龙头老大。

苏以沫没有拉过投资,倒是头一回听说要说得土气,她好奇看着张招娣,“为什么?”

张招娣叹了口气,“他说‘如果我花钱买精致的衣服,开豪车,投资人会觉得这是在花他们的钱,没有将钱用在正途上,他们不会放心将钱给我。’我仔细一想,这话也有道理呀。钱就得花在刀刃上,要是先肥了自己,那还怎么发展公司啊。”

这就是内地投资者和港城投资者的区别。很难说谁更有理。内地要是不装点门面,连门槛都进不去。

苏以沫好奇问,“袁阿姨拉到投资了吗?”

张招娣左手拍右手,有些失落,“就是她拉的投资比我多,所以我才一直闹不明白。看到这车,我突然就懂了。”

她自认为看才是不输袁凤的。袁凤除了会花钱,半点不懂得经商,可袁凤拉的投资就是比她多,张招娣打心底憋气。她觉得自己实在学不会袁凤那套,袁凤那把钱当水洒的做派,她做不来。而且袁凤那身气派一看就是不差钱的。

张招娣还给女儿分享袁凤做的奇葩事,“我去银行贷款的时候,银行都不肯贷给我。我当时只是资金周转不过来,只贷几个月。我嘴皮子都磨破了,银行经理就是不肯多贷给我。最后只给了不到一百万。袁凤开着豪车,赛兴达名下的不动产都被抵压了,只靠信誉,她就贷到三四百万。人跟人的差距真的很大。”

苏以沫听她羡慕,也是哭笑不得,“妈,你长着一张劳动人民的脸,别人看着你的脸就觉得你以前遭受过磨难。一次贷这么多钱,他们可能以为你是行骗的。我觉得你可以将权利下放。”

张招娣觉得女儿心跟袁凤一样大,她闻言摆了摆手,“我听袁凤说,之前她查到财务经理把公司的资金存到银行,然后银行人员给回扣。这事把我吓得不轻。我对谁都不能放心。”

存款一旦出问题,整个公司都有可能受影响。这种事就得亲自盯着,她才能放心。

张招娣承认她没有袁凤那么心大,所以她不会把权利下放,这样她才能睡得安稳。什么事都让属下干,那回头出了事,她找属下,对方把钱转跑了,顶多也就是坐牢,而她的钱也追不回来了。

要是坐几年牢就能有几百万,她也想冒险一回。所以永远不要高估人心。她也从来不考试财务经理的操守。她就得自己管,她才觉得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