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第2/5页)

苏爱国叮嘱她,“小心点儿。先别暴露自己的身份,问问怎么回事。”

苏以沫表示明白,打开车门走下来。

那些人听到轿车的喇叭声回头看过来,当看到苏以沫时,打量她好几眼。

苏以沫很少回乡下,所以这些人不认识她,也很正常。

但是当他们看到车里的苏爱国,全都小跑过来,围在车边。

苏以沫还在愣神时,苏爱国已经推开车门走了出来。

他刚要招手问门卫怎么回事,双手就被老人家抓住,“爱国啊,你可是咱们村的人,你得为咱们村着想啊。”

苏爱国不明白原委,让他们慢慢说,“什么事啊?只要是为村里好,我能帮忙的一定帮。”

听到他的许诺,老人家立刻欢呼起来,“听到没?爱国说了一定帮忙。”

大伙也跟着挥舞双手,“好好好。”

也有不少人并不相信苏爱国的话。

老人家握着苏爱国的手,“事情是这样的……”

苏以沫也想凑过去,但是她根本挤不进去,只好走到车的另一端,竖着耳朵倾听他们交谈。

前段时间拆迁办来村里丈量土地要拆迁。村民们自是喜得合不拢嘴。改革开放以后,鹏城从一个渔村发展成现代化都市。滋生不少拆迁户。这些拆迁户把自己的土地卖给开发商,由他们经营建设,而他们拥有大量的房产,每月只靠收租就可以过上美好生活。

作为土生土长的鹏城人,每个村子都在期待遇上拆迁。

原本他们也可以靠拆迁发财,但是当拆迁办丈量土地后,事情急转直下。

这是个非常小的村子,村里的土地很少,几年前苏爱国将妻女户口迁过来的时候,村子也才12户。后来张招娣办厂,村子扩大变成30户。咸菜厂越来越大,租了不少土地。

一开始有不少房地产公司想要买这块土地,但是得知咸菜厂占有大片土地,而且占据了主干道旁边的土地,村民们手里只剩下宅基地,他们一个个打退堂鼓。众所周知,拆迁赔偿最多的部分是宅基地和户口,土地的赔偿是非常少的。一般来说一亩田的赔偿才五万块,但人口和宅基地的赔偿都在三十万以上。房地产公司当然更愿意拆迁人口少,地多的村子。

像这个村子拆迁后,盖完拆迁安置房,商品房可能只有一栋,利润会大大降低。

有个房地产公司的负责人表示,如果村民们想要拆迁,最好是想方设法把工厂挪走。

拆迁办这边自然不可能配合。咸菜是制造业。不可能给房地产公司让道。于是房地产公司就撺掇这些村民来厂门口闹事,想让张招娣把工厂搬走。

虽然村里有不少人在工厂干活,但是比起拆迁发大财,这点工资不及九牛一毛。

苏以沫也总算弄明白了。工厂搬走说起来容易。好似只是挪个地方,但是损失太大。设备可以搬走,厂房搬不走,冷库也搬不走,她妈妈在这个工厂投了那么多钱,房地产公司拿不出这笔赔偿款,就想让村民扰乱他们正常运营,逼她不得不搬迁。

村民们为了自己的利益甘当房地产公司的狗腿子。

不过这些村民们也没那么过分,并没有真的阻碍工厂运营,而是想劝张招娣搬走。

张招娣刚开始还肯见他们一面。但是她搬走的损失太大了,这些人想通过道德绑架就让她损失这么多,她自然不乐意,后来干脆让门卫拦着这些人,不许他们进厂。

村民们拦着苏爱国,想让他劝张招娣搬走。

这次村长也在其中,也是他领的头,“我知道是我们食言了,但是你放心,我们都商量好了,多出来的土地都赔偿给你媳妇。”

厂里有公用土地,没有分配给村民。按照以往拆迁后平均分配给村民。但是为了拆迁,大家愿意把这笔钱给张招娣。不过显然这点钱不足以弥补搬迁工厂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