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第2/4页)

苏以沫好笑,“您不是成功了吗?说明您的努力得到了回报。那些比您年轻的工程师学历不输您,就因为资历没有您高,居然都不能进。我觉得这个制度就不怎么合理。”

在苏以沫看来,年轻人的创新能力要比年纪大的人更强,研发部门还论资排辈完全是脑子有坑。

苏爱国见女儿瞧不上国企,有些哭笑不得,“你是站在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但是领导考虑的是忠诚度。工作十年,有很大概率不会跳槽。你想想新人进了这么重要的部门,一旦走了,损失远远超过他创造的价值。”

虽然苏以沫不赞成这种论断,但是不得不承认爸爸想的是对的。如果是私企,她还有解决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换成国企就只能以忠诚为先。一个有能力没有资历的人想进核心部门,还真就只能走关系一条路。多么讽刺。

苏以沫岔开话题,“爸,咱俩谁完成得比较好?”

苏爱国理所当然道,“当然是我了。我可是研发小组的正式一员。你只是助理。”

苏以沫立刻反对,“爸,您这就不对了吧?如果是研究员,我得三年才能完成。咱们不该以称呼论。我们整个小组才八个人。你们可是三十多个人呢。你们含金量比我们多。我们应该比工资。”

苏爱国差点呛住。说来也是惭愧。他一个机械工程师跟金融分析师比工资,他十几年的工作经验,拿的工资居然还没她多。女儿才刚毕业啊。说出去都没人相信。

他不同意,“反正不能比工资。”

苏以沫坚持要按工资来算,她还拿张招娣举例,“就比如咱妈,她是最后一个完成。她的完成度取决于她比第二名身家高多少。如果超过10%这是正常范围,超过20%就是良好。比咱们都高一级。超过50%,那就是优秀。比咱们高两级。”

这点苏爱国真没法反驳,毕竟他媳妇对自己的要求就是以钱来论断。

苏以沫把爸爸忽悠住了,看了眼外面,“妈,怎么还没回来啊?她最近有事要忙吗?”

苏爱国颔首,“对。反正最近挺忙的。咱俩都完成了,就你妈还悬着呢。我听说那网易的股价最近上升了一点,你妈压力挺大的。”

苏以沫也能理解,还有不到一个月就要揭谜底了。

两人正吃着饭,张姨从超市补完货回来,顺便还帮苏以沫带了一份晚报。

苏以沫接过报纸,被头版头条吸引“百福收购百年汽车品牌雪达”,这……

苏爱国见女儿盯着报纸,连饭都不吃了,歪着脑袋凑过来瞅了一眼,这一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你妈怎么也开始收购外资品牌了?”苏爱国吃了一惊,“飞龙汽车不是卖得挺好吗?”

苏以沫摇头,“可以推动自身技术快速发展。我妈只是研发了发动机,但是汽车有许多核心部件,底盘、变速箱都很重要,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赶上。第二个,收购国外成熟的汽车品牌,也可以打入国外市场。不用再费尽心思宣传。”

苏以沫摸摸下巴,妈妈这是想进军国外啊。

这消息放到股票市场,股民们肯定会看好百福,股票一定会上涨。

本来妈妈只比网易老总差一点点,股价上涨,妈妈很有可能会反超对方。

苏以沫和苏爱国对视一眼,两人都从对方眼里看出这条新闻的不同寻常。

苏爱国头一次最快完成任务,没想到先是被女儿工资碾压,这次又被媳妇的身家碾压,这……所以他这次依旧是垫底的命?

城市的夜晚,天空漆黑,没有一颗星星,一盏盏明亮的路灯矗立在街道两旁,蜿蜒起伏,照亮周围过往的行人以及中间疾驰而过的一辆辆轿车。

不远处一辆百福汽车里,张招娣正闭眼小憩,直到拐进小区。原先的车水马龙变成了郁郁葱葱的常青树,一栋栋错落有致的别墅掩映在灌木丛中,正是盛夏时节,风一吹,空中就飘来一阵若有似无的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