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第4/4页)

张招娣颔首,“当然要放。”

翌日一早,百福公司就在官网发布新一季度的报表。股民们争相转发。

这个季度是苏以沫接手百福后做出的成果。

盈余没有上个季度高,这是一定的,因为她采购设备花了好几千万。但是销量确实在提升。不仅仅是巴基斯坦的销量,本国销量也提升不少。

相比其他汽车公司发布的季度报表,百福在稳步上升。

消息发布没多久,财经频道主持人开始解析苏以沫一系列操作的用意。

投资买设备是为了更新设备,更好的服务用户。以前买百福汽车要三个月或半年才能交车,自打更新设备后,直接缩短到六周。速度提升不少。而其他汽车公司做不到他这点。

这是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意味着公司未来发展方向。

除此之外,公司整体销量处于上升状态,说明消费者认可百福品牌,产品投诉率也在降低。说明她真的在解决这件事。

通过财经频道主持人的解说,百福股价开始蹭蹭往上升,当天下午收盘,百福上涨了4.5%。创下三个月以来最大涨幅。

其他公司看到百福的报表,纷纷找人打探苏以沫到公司后做了哪些举措。

总公司这么多人,而且这也不是什么机密,随便找个人打听就能知晓。但是他们会照着学吗?

买一套管理系统?这个不难,可以照搬。

改革公司管理体制?这个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以后再说。

花钱更新设备?这得要开会讨论。没有谁敢立刻拍板决定此事,毕竟收不回本要承担责任的。

给工人设立任务目标?可以照搬。

销售人员底薪增长?这个可不行。

跟销售团队签对赌协议?也可以照搬。

国内几大汽车公司都在学习百福改革。有的只学了一两条,有的学了三四条,有的干脆全部照搬。

张招娣收到消息并没有放在心上。

此时的她正在召集股东大会,将公司未来十年的奋斗目标开会讨论。

赵经理先是用PPT解说新能源发展报告,随后股东们发表自己的意见。

季玲玲不懂这些,她不是不懂装懂的人,所以没有开口。

盛富还有一点股份,这次也来了,第一个支持张招娣搞这个。

苏以沫作为投资人之一,也发表自己的意见,“新能源是国家未来发展方向,国家急于补贴,而我们百福想迈入国际大公司就得有核心技术才能利于不败之地。现在网络发达,靠信息差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只有靠核心技术才是王道。”

港城投行这边看过数据报表,问了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公司下一步是不是要在其他国家开拓市场?”

张招娣颔首,“是,我们已经在对销售员培训。巴基斯坦的销量您也看到了,两个月销量就有九千,下个月销量肯定还会翻倍,又有本地公司为我们宣传,这正是我们全面进军国外市场的好机会。”

港城投行看着股市动态,最终按下同意的按钮。

全体股东一致通过,张招娣送港城投行出去。

季玲玲有事先走一步,盛富跟苏以沫走在后面,盛富聊自己开经纪公司的心得,看得出来他在影视圈干得如鱼得水,甚至还向苏以沫推销,“咱们百福是不是换代言人了?这种好事要想着自己人。你跟海龙关系这么近,我给你算便宜点。”

苏以沫失笑,“盛叔叔,我现在不管理公司了,这事我可做不了主,您跟我妈谈吧。”

盛富哈哈大笑,“行,我跟你妈谈。回头有空去横店玩玩?那边影视城盖得不错,你这么爱旅游,也去看看。”

苏以沫笑着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