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第3/3页)

另一人接话道:“珵王这是想要引种福南的高产稻种?”

斐然点头,“确实如此。”

静默了一会,转瞬间,大殿上又开始议论纷纷。

最后,还是首辅沉思良久才开口:“不可。”

对于斐然这样有几分真本事的人,首辅还是尊敬的,他向斐然行了一礼,才认真道:

“珵王有所不知,当年福南稻高产一事,朝廷曾派人去查探过,福南稻的稻粒不仅个头小,而且稻外无芒和以往的稻种有很大区别。

粮种播种需择地适宜,福南稻应是只适合在当地种植,且不可大面积推广,到时地不适宜,颗粒无收,无异于加重百姓负担。”

听闻首辅的话,不少朝臣都点头附和,确实如此。

斐然点头:“首辅大人所说之事,本王知晓,但事不言试。”

斐然看向惠昭帝:“陛下,臣查阅各地卷宗都未发现似福南之地收成之景,当地之稻应是在连年干旱后成长变化出的新种稻,且臣发现,中南之国等行商时常去往福南之地交易,两相之地稻粮交杂,当地的稻种发生新变化也未可知,臣愿请旨前往庐安推广试验稻种一事。”

斐然说的有理有据,像是真的一样,且他自愿前往,也就是说推广一事如果失败,结果将由斐然一人承担。

斐然这话一出,大臣们一时间都沉默了下来,不知该做何反应。

如果真像斐然所说,能够广种成功,那自然是一件于民万利的好事,但是反之,就会成为一场让百姓受苦的灾难。

惠昭帝也沉默了,他坐在上首思索良久,看着站在下面无畏无惧的斐然,心里有了些注意。

但,他还是看向下首的太子道:“太子你怎么看?”

太子以后将是大央的皇帝,他也会遇到这些事,作为一个帝王,他需要做出对大央最适宜最有利的决断。

太子沉思了好一会,才开口:“儿臣以为珵王说的不无道理,如若福南之稻可以在庐安等地成功种植,不仅能改善当地百姓的生活困境,还能全国推行丰盈整个大央。

但是如若失败,带来的后果也是不可小觑的,臣以为可以两策并行,赈灾之事正常进行,同时在庐安划出一部分地方,专用于福南稻的种植,以观后效。”

惠昭帝缓缓点头,表示同意:“就按此办。”

这天大殿上,惠昭帝颁布了几条以后足以改变整个大央的诏令。

一、将庐安以庐山之界划为东西两地,西地用于福南稻的种植观效,派巡南御史辅佐珵王负责。

二、大央凡人口满千人之地,皆建立安乐园,以惠民安,谨防疫病。

三、大皇子协太子即日前往庐安处理赈灾事宜。

至于老养院和施药局……皇帝虽然没说,但一旦福南稻种植成功,百姓安康,国库丰盈之时,估计也就是其建立之日。

下了朝,斐然强撑的精神瞬间就萎靡了下来。

他打着哈欠往下走,但哈欠还没打完,就有一群大臣笑眯眯的拦住了他和他打招呼。

往常这些下朝就走的大臣,现在就是绕也要绕过去和斐然唠两句磕。

他们可不敢再把斐然当吉祥物,斐然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虽然有些顽固的老臣依然不认同斐然的做法,但是不妨碍他们认可斐然的能力。

一时间,斐然就被众人围住了。

斐然:……没有人看到他的黑眼圈吗?

不过斐然也没被他们缠多久,人就被惠昭帝喊走了。

已经熬了几个大夜,只想睡觉的斐然,在听到皇帝召见后,整个人瞬间更垮了。

他……已亡。

作者有话说:

加更稍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