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扩建(第2/3页)

可能为了避嫌,三口大鱼塘中间隔着五六米远,中间长着大片的芦苇。

可能很多年没有人过来,芦苇把路都淹没了。

他们要穿过去,还得先开一条路出来。

江荇走在前面,小心将芦苇踩断。

有些不好走的地方,他回头将小家伙们抱在怀里,一只只抱过去。

山塘估计废弃了很多年,里面的水偏浑,看着水质一般。

江荇走近闻了闻,水里有很大的腥味,这些水塘里肯定有鱼,鱼还不会少。

看来这废弃的那么些年,这些鱼塘里的生态建立得很好。

广阳鱼对水质要求很高,这样的水用来养广阳鱼肯定不行。

如果真要养,得将这三口鱼塘淘洗一遍,最好还是用活水,留一个进水口引山涧,再留出水口常年排水。

橘猫闻着山塘的腥味,什么也不管,只拿粗爪子拍着江荇的裤腿,喵呜喵呜地表示想吃鱼。

鱼塘比较深,他们没有工具,江荇也没办法凭空在水里捞鱼。

他带着小家伙们退出芦苇带,去山涧边。

鱼塘的水源都引山泉水。

这里山多,水挺大,称得上小河。

从山里流出来,奔涌上前,碰到山涧底下石头多的地方,还会溅起白色的水花。

山涧水很清澈,八月多的天气,摸起来还冰凉浸骨。

江荇低头往下看,看见了水里的山螃蟹和山坑鱼。

橘猫撅着屁股站在山涧边,脑袋使劲往山涧上方探,也看见了鱼虾。

它脸上露出馋意:“里面好多虾。”

“叽叽。”丹参果们在山涧边站了一排,提示江荇除小虾外还有别的。

江荇仔细看,果然还发现了螺蛳。

这些都是好东西。

江荇伸手试图去捞虾:“看着挺不错,我们捞点回家吃。”

橘猫:“还可以捞点放到山塘里面养!”

丹参果子们:“叽叽!”

一人一猫九个果子下了山涧,抓得到鱼的抓鱼,捞得到虾的捞虾。

大家各显神通,杂七杂八地捞了半桶。

其中螺蛳最多。

在这次捞鱼行动中,表现得最好的是橘猫。

它圆滚滚的身子灵活得超出了江荇的想象。

捕鱼的时候,它蹲在水边看好鱼的位置,等找准了时机,它一个猛子扎进水里,一口一条肥美的小鱼,从不落空。

江荇只能摸点小虾米,勤劳的丹参果们则摸螺蛳与河蚬。

最后,晚餐这一顿山塘鱼全靠橘猫。

江荇将这些两指宽,三寸长的山塘鱼煎干,佐以姜丝辣椒丝蒜末,炒了一盘。

橘猫一只猫干掉大半,吃得圆圆的肚子越发鼓起来,躺在猫窝里不愿动。

江荇摸摸它的肚子,它也懒得躲。

江荇逗了橘猫一会,回屋打开电脑,打算做一个规划。

他下午看到的三口鱼塘不错,位置、水源、气候等都很好,中间还有大片的空地。

在这种情况下,也许可以将鱼塘的面积扩大一些,比如把三口鱼塘扩大成一口。

这样鱼塘能养殖的鱼类更多,也方便管理。

扩建鱼塘需要向村委申请。

江荇将申请递上去,却迟迟没有得到批复。

他去问村支书江港,江港告诉他现在国家管得很严,所有申请都要通过专业人士的评估,才能批下来。

隔壁村去年有人要挖鱼塘,上面都没给批,他这已经有三个鱼塘了,还想把它们合成一个大鱼塘,面积太大,可能会影响局部生态环境,想要批下来更难。

江荇没想到国家现在管理得那么科学。

他对此事表示理解,申请递交上去后耐心等待。

两周后,批复下来了,江荇的申请没被通过。

有关部门评估,他扩建鱼塘虽然没有明显的负面影响,但也没有什么正面效益,决定暂时不予批复。

如果他对这个结果有异议,需要进一步申诉,说明三个鱼塘扩建为一个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