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真相大白(第2/3页)

江淼恍然大悟:“我就说呢,为啥每次判案都要扔根签下去,我还以为是特殊的仪式感呢?”

裴澈笑笑,听阿淼的语气,他分明是看过很多次审案才对,可据他所知,阿淼连梁京的衙门往哪开都不知道。他身上的秘密很多,裴澈每发现一处都会很高兴,觉得自己离真实的阿淼又近了一些。

两人说悄悄话时,这边的两人受了刑之后,痛得哭爹喊娘,见周旭又作势去拿签,立刻开始招供了。

……

据他们所说,他们本来就是骗子。一个擅仿字,一个擅仿刻印,两人狼狈为奸,常常造一些假的名人书法作品去卖。

最开始两人仿得不太像,经常被人识破,他们就会逃窜到外地。渐渐地,两人技艺精湛起来,十次倒有七八次能成功。只是他们仍不敢大意,成功几次之后就会离开,去到下一个地方行骗,行骗得来的银子就拿去花天酒地。

然而,夜路走多了总会碰到鬼。在他们最近一次行骗时,骗到了一个平平无奇的胖少爷身上。这胖子没什么文化,一听是前面几个朝代的名家作品,便直接掏钱买了。买了不算,还问他们有没有,有的话一起要了。

这样的好事他们怎么能放过,当下便说还有几幅,要几天之后才能交给他。那胖少爷开心地走了,可没过两天,一群人就把他们住的地方围住了。

因为这胖少爷拿了名家书法去炫耀,可却被人认出这是假货,因为真品恰好收藏在那人家中。胖少爷失了面子,自然要找人报复,他虽然没什么文化,可耐不住他家境好。两个骗子第一次侥幸逃过后,那些人就一直跟在他们后头追捕。那段时间疲于奔命,让他们身上的钱财用尽,也不敢再去城里热闹的地方,赶路也只走无人的小道。

两个月前的一天,他们躲在一处破庙歇息。突然天降大雨,有一辆马车也朝这边过来避雨。两人怕惹事,便躲藏起来,没想到来人竟是沧州前任知州贺明。

他言辞之中对沧州这个地方多有埋怨,还道幸好他终于打通关系得以升迁,要不然真要一辈子交代在那里了。与贺明同行之人有些担忧,道他们提前离开,沧州目前无人管辖会不会出乱子。

贺明道:“沧州这地界,稍有眼界之人根本就不会来。若是等朝廷的官派下来再离开,说不定要等到猴年马月才行。”

之后他们又聊了许多,但刚刚那句话,却让那两人动了心思。与其一辈子过街老鼠一样逃走,还不如干票大的。他们趁着大雨,偷偷在几人的火堆中放了迷烟将他们迷倒,然后搜了他们的包袱,找出文书和印信开始仿制。待仿制过后,又悄悄放了回去,到底不敢伤他们性命。

他们拿到东西后,便假借亲信之名,在城中作威作福,趁机大肆敛财,想着一次性将下半辈子的钱财都赚够,之后便隐居起来。当然,他们也时刻防范着外头,想着一旦有消息传来,他们便卷款离开。

几日前,他们听说朝廷派的官快来了,心下惶恐便欲离开此处。可不巧的是,官道那附近的山崩下来,将官道掩埋,形成了进出不得的困境。

这会儿两人倒是放下心来,想着路被堵住更好,便知会周旭不让人他派人去清道。但他们没想到的是,那新上任的知州大人,会自己出钱雇佣周边的百姓清道。他们还想着,等这边拦不住了,再趁着清道时蒙混出去。

……

整件事的来龙去脉已经一清二楚,两个骗子不日将送往梁京治罪,这样恶劣的行为,不重惩不足以平民愤。他们贪来的那些银子,除去用掉的外一律返还被罚的百姓,官府收缴的那部分也要拿出来还之于民。

百姓们额手称庆,那些四处抓人罚人的衙差也松了一口气。他们也不想干这事,这沧州外来人很少,被抓被罚的都是他们的乡亲。自从下了这道命令之后,他们一出门,便会被人指点,甚至还有偷摸在他们门口倒粪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