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第3/6页)

“到时再重新给他起名找收养的家庭。”

苏雪桢想起那天沈永芳说的话,多问了一句,“要是这中间我们这有要收养的家庭可以收养吗?”

“上户口容易吗?不知道流程麻烦不?”

徐志虎很爽快,“可以啊,户政处那边已经给这孩子做好了弃婴登记,如果医院这边先找到了合适的收养人,直接让收养家庭带上身份证明去我们公安局户政处办理落户。”

先前医院的弃婴都是治愈后送到福利院,由福利院的工作人员安排收养,苏雪桢也是第一次了解收养的政策,见不太费事后点了点头,“那好,我之后有什么情况再联系你们。”

徐志虎跟她说完带着江华离开了。

亮亮的二次肠造瘘手术安排在三天后,手术前两天,沈永芳跟谢强带着堂哥夫妻俩来咨询亮亮的收养问题。

凌玉荣请两个人进会议室坐下,又喊来了苏雪桢一起听。

谢辉跟潘小红夫妻俩都是洪江市兴喜服装厂的职工,结婚五年未有所出,去医院检查过也没问题,但就是生不了孩子。

坚持了几年夫妻俩也放弃了,索性决定先领养个孩子,他们那有一个习俗也说孩子有时候靠引能引来,领养了一个孩子说不定子孙运就来了。

为了这次领养能顺利,谢辉跟潘小红特地打扮了一番才来的,穿着很素净朴实,看着就是勤奋上进的工人形象。

领养家庭需要慎重考核,首先经济条件要比较好,不然难以支撑亮亮之后的医疗费用,第二夫妻双方性格要善良,最好是无子或者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已经有两个孩子的直接不考虑。

苏雪桢给夫妻俩各倒了一杯茶,“来的路上辛苦了。”

潘小红笑盈盈接过,话里着重提了下距离问题:“不辛苦,我们厂离这近呢!”

“半小时就到了!”

距离医院近也是优势啊。

苏雪桢在凌玉荣旁边坐下,凌玉荣看着夫妻俩,第一印象还不错,笑着问道:“同志,你们是怎么知道要来我们院里领养的呢?”

潘小红人机灵,接话也快,“我侄子前段时间在咱们医院做了手术,他们夫妻回家的时候跟我说了亮亮的事情,我们觉得这孩子可怜,年龄这么小还生着病就被家里人抛弃了,正好我跟丈夫结婚多年都没能有孩子,就萌生了过来领养的想法。”

凌玉荣接着又说:“简单跟我们说一下家里的情况吧,领养这方面,我们必须要慎重,各方面情况要调查清楚,希望你这边能理解。”

谢辉连连点头,“我们能理解的,是这样的啊,我是咱们这兴喜服装厂裁床车间的小组长,我老婆呢,是仓库管理组做质检的,我俩平时吃住都在厂里分配的家属房,两个人加一起一个月月薪有82块,这是我们家经济这方面的情况。”

“家庭方面的话,我是家里老大,父母都还健在,两个人跟弟弟谢强一起住,也方便照顾孙子。”

“我们家亲戚关系都很单纯,没有什么矛盾,平时跟邻里间相处也很好。”

双职工家庭虽说忙,但毕竟是两个人一起挣钱,经济水平好很多,而且他们在厂里,小孩子以后生活学习也有保障,夫妻俩看着很诚恳,凌玉荣暂时在心里给他们打了七十分,又问:“这个问题可能有点冒昧,方便问一下你们夫妻俩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不孕呢?“

潘小红也猜到他会问这个问题,遗憾答道:“没什么原因,我们去医院也查了,各项身体指标都没问题,但就是怀不上。”

身体指标没问题的话,那就意味着将来怀孕的可能性还是比较高的,苏雪桢若有所思,凌玉荣轻皱下眉,“那就是说你们将来还是会坚持要自己的孩子是吗?”

备孕这么久,其中辛苦没人能懂,谢辉也快放弃了,坦诚道:“看缘分吧,能怀上当然是我们的幸运,不能怀上,我们有亮亮也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