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第3/4页)

走在去食堂的路上,苏雪桢是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心声不会有假,孙飞扬已经四岁了,是有基本的表达能力的,那么既然没有楼梯那他为什么会摔下来?

这说明孙河在刚才的采集病史中说了谎,她越看越觉得像是家暴。

心里揣着事,天气又热,苏雪桢吃饭的时候感觉也没什么胃口,她自己吃完以后,用饭盒给陶研新打了一份凉面。

这是食堂的饭盒,用完洗干净再送回来就行。

陶研新这会儿正在办公室吹风扇,苏雪桢推开门走了进去,把饭盒放到他面前,“陶主任,这是您的凉面。”

“行,辛苦了。”

陶研新把饭盒打开,拿起筷子开始吃,这是他单独的办公室,以往饭送到苏雪桢就该走了,但这次她一直留在办公室,似乎有心事要说。

陶研新抬起头看她,“怎么了?”

苏雪桢犹豫了下,还是小心说了出来,“主任,我感觉刚刚的患者家属有点奇怪。”

凉面里放了豆芽和黄瓜,吃着口感脆脆的,陶研新反问道:“怎么奇怪了?”

怀疑要有根据,苏雪桢说起自己疑惑的点,“他说家里的楼梯只有八.九层,按理说这个高度摔下楼梯不会导致这么严重的骨盆骨折。”

陶研新气定神闲,放下了筷子,“所以说,你觉得刚刚的患者家属说谎了?”

苏雪桢结合种种迹象猜测,肯定地点了点头,“我觉得他应该是说谎了,我看飞扬像是被家暴导致的受伤。”

陶研新反问道:“如果是家暴导致的,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做?”

苏雪桢想了下,神色坚定:“报警。”

陶研新意味深长笑了笑,“雪桢,你知道吗?我们是儿科医院,面对的病人基本都是无法准确描述自己病情的小患者,所以需要家长来进行叙述前因后果,让家长代替他们发声,这就导致我们很难在初期正确采集患者病史,而在这所有的科室里面,骨科是你尤其需要注意家长言行措辞的。”

“因为有家暴史的家长几乎100%会在门诊时隐瞒病史,他们说的话基本不可信。”

往往家暴导致的受伤,不是在普外科就是在骨科就诊。

原来不止她一个人注意到了异常,苏雪桢心里稍微放心了些,“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做?”

针对家暴的处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是警方单方面能解决的,也不是他们医生的职责,他们能做的有限,陶研新低下头继续开始吃饭,淡定道:“等孩子母亲来了再说吧。”

苏雪桢从他办公室退了出来,走到病房又去看孙飞扬,有了止痛,他神色已经没那么痛苦了,看着她的眼神有些胆怯,睫毛眨啊眨,回避她眼神。

孙河因为刚才的事情对她很警惕,站了起来,“怎么又是你?”

欺负小孩子算什么本事,这种人就是欺软怕硬,苏雪桢语气冷了些,也懒得跟他客气,“他身上有多处骨折,需要实时监测身体状态,避免陷入休克状态,否则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孙河有点慌了,心里不太相信,面露怀疑:“这不会吧?”

“他才四岁啊,骨盆不稳定骨折你知道会造成多么大量的出血吗?刚才我们有多努力给他进行止血你没看到吗?稍有不慎,他可能就失血过多而死了。”

“人的盆腔内有大量神经穿过,这些分别控制着不同的分区,神经损伤是不可逆的,很可能会给他造成终身的运动障碍。”

剩下的诸如合并脏器损伤,苏雪桢已经不想赘述了,跟责任护士交代了几句,抬脚走出了病房。

孙河显然被吓到了,嘴巴张了又合,许久都没说话。

作者有话说:

查资料的时候,有关小儿骨科那章,开篇就写了家暴或者意外事故中的受伤患儿在进行病史采集时要尤其注意家长表述病史的真实性,家暴为了逃避道德谴责和法律制裁会说谎,意外事故受伤是因为受伤儿童、肇事司机和病儿家属出于不同考虑叙述病情可能会出现截然相反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