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第3/4页)

楚姑娘立刻说,“多亏能出来透透气,我已经大好了。”

同是武将出身的白姑娘同荣烺说,“她今年还真不赖,我看精神头儿也不错。我也说,别总搁家闷着。”

楚姑娘道,“就是不在家闷着,能去的无非就是亲戚家、故交家,自小去到大,都没什么新鲜的了。托殿下的福,我们今儿能出来开开眼。”

颜姑娘亦道,“虽是头一次来,难得这么个幽静雅致的地方。”

荣玥跟着点头。

荣烺心说,我觉着我在宫里不得出门就挺憋的慌,没想到你们这住宫外的也是哪儿都没去过啊。

一瞬间,荣烺的优越感就上来了,她听出大家伙儿都是愿意出来逛逛的。荣烺说,“这不算什么,等下月,咱们另挑个好地方,我像这回一样下帖子请你们,如何?”

大家纷纷笑道,“那我们就承殿下恩德了。

林司仪笑着打断这些姑娘们的说话,“还是坐下来,坐着说话,别都站着了。”

荣烺这才回神,“唉呀,我都忘坐了!”

大家都笑起来,纷纷说,“也不只殿下忘了,我们也高兴的忘了。”

女孩子们在一处,倒是满屋的娇声俏语。

杨华还给荣烺出主意,“殿下,咱们这就去拜菩萨吧。也一起游览游览这寺院。”

“好啊!”

荣烺召进僧正大师,由大师带着,先到正殿拜过华严三圣,的确是极庄严。荣烺还在佛前许了愿,亲自上了三柱清香。

旁的姑娘们也各有各的愿望,都悄悄的同佛祖讲了。

然后,由僧正引领,又去了旁的佛殿,还有后院儿的十几株古梅。这院中古梅,最老的能有千年历史,小些的也有上百年了。

荣烺问,“这些梅树是寺里高僧栽种的么?”

僧正指着最老的两株道,“这两株是我寺的开山祖师手植,这株是前朝武皇帝所植,之后,前朝历代皇帝都会来本寺植上一株梅树。直待前朝末帝时,虽也植了梅树,不知什么原因,梅树无故枯死。末帝连植三次,树都未能成活。”

荣烺说,“可见树亦有灵。”

荣烺指着其中一株老梅,“既然都是皇帝来栽树,怎么还有一株是武皇帝母亲,文睿庄太后种的梅树?”

僧正道,“这也是有缘故的。文睿太后历经五朝,辅三位圣君,功勋极大,因思念武皇帝,便来本寺这里植了一株梅树。所以,此二树也称母子树。”

荣烺仔细看了一下两株挨的不远的高大梅树,点点头,“史书上记载,武皇帝与文睿太后母慈子孝,为万世美谈。”

“是。”僧正双手合什,念一声佛号。

大家一起看过梅树,外头开始飘雪粒子,大家就回屋歇着说笑去了。

她也不必僧正在一畔服侍,与僧正道,“大师您只管自己忙去,留两个懂事的小沙弥便好。旁的我们自己来。”

再与要司仪道,“把我们带来的东西给大师。”

对僧正道,“一点儿供佛的心意,您只管收下。”

僧正行个佛礼,“谢殿下赏赐。”

林司仪道,“诸位夫人也送来不少供奉。”

荣烺笑,“一并都给大师供奉佛祖菩萨吧。”

僧正再次谢赏,便退下了。

寺里备了许多精美的素油果子,还有清香的水果,荣烺也不坐铺的软软的木榻,她是个爱热闹的性子,见临窗一条小炕,干脆让侍女把小几抬到炕上拼一张大桌,然后将那几十碟子的果子、水果都移到小炕几上,大家都到炕上去,团团围坐一起。林司仪陪坐炕沿,侍女在底下站着服侍,其实都不必侍女服侍,但林司仪断不会依,只得如此了。

这样既暖和又热闹。

荣烺身份虽高,不过大家都是十来岁的年纪,都还小哪。且许多还是亲戚,于是,便都应了荣烺的话,罗湘颜姑娘这样的斯文人说,“我们自当听从殿下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