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迟来的悔恨(第2/3页)

此时,几名衣着体面的陌生男子行至院门前:“敢问此处可是程解元所在地?”

程叙言和程偃对视一眼,二人起身前去,程叙言颔首道:“在下正是,不知几位是?”

几名男子年岁皆在三四十上下,短须高士巾,一水的宽袍大袖,素色袜浅面鞋,常见的乡绅作扮。

程偃心里有数了,笑睨儿子一眼。自儿子考上解元,有人抢着送钱送物。

几位乡绅也是人精,见程家堂屋内外聚满人,想来程解元此刻忙得很。他们迅速表明身份,对程叙言道喜后忙送上礼盒,又寒暄几句就提出告辞。

程叙言想回礼都不得,程偃笑道:“旁人一点心意,叙言收下罢。”

地方乡绅都会跟衙门和冒头的读书人打好关系,这是乡绅们的处事之道。

程偃当初考上举人之后亦经历过此。

但这一遭把其他村人看呆了:怎的大老远跑来送礼。

他们好像低估考上举人带来的好处了。

几日后是个好日子,程氏族老开宗祠告诉祖先,后辈程叙言考上举人的好消息。

程长泰一家站在宗祠外面,看着宗祠内身形挺拔的青年,心里难受坏了。

这几日他们已经完全相信程叙言是文昌星下凡的说法,若不是文昌星君下凡来,怎么可能次次科举考试都考第一名。旁人怎么念书都考不上,程叙言随便念念就考上了。

难怪,难怪。

他们以前想不通的地方都自认为想通了,老陈氏回想从前,叙言从小就比同龄人懂事,她以前总觉得叙言太秀气像个女娃,她大错特错。

读书人最讲究从容,蹦蹦跳跳才不稳重。

文昌星君生在他们家,本该是旺他们,是陆氏和程偃狡猾的用三亩水田把人骗了去。可恨,实在可恨。

程叙言考上举人这般大的喜事,程青业他们这群孙辈也跟着回来,时隔数年,程青业看着宗祠里面的青年,终于得承认他同程叙言的区别,他没有对方聪明。

他也庆幸当年被抓包彻底断了科举路,令他不得不认清现实。否则今日他下场恐会更惨。

只是看到程叙言不断往高处走,程青业还是忍不住后悔,若他当年肯护着这个孩子就好了。

只是当年谁又能想到那个病恹恹的孩子能有如今成就。

祭拜结束,程叙言从宗祠里面出来,没想到被人拦住。

时明这些日子已经打听到他叙言哥的过去,对杨氏十分不待见。他挡在程叙言面前:“你想干什么?我告诉你,叙言哥可是举人。”

对举人不敬,是要…要……反正不能对举人不敬。

然而杨氏一把将时明拽开,时明猝不及防被摔了个趔趄,他满头问号,杨氏一介妇人哪来那般大力气。

时明还要继续拦却被程叙言喝止。程氏族老和村长立刻上前,再次挡在程叙言面前,厉声呵斥杨氏:“你莫要再添是非。”若不是看在叙言面子上,他们早对这个妇人下狠手了。

然而杨氏没有众人预想的撒泼耍横,她的目光穿过村长和族老,看向人群后的青年,一时泪盈于眶。

她这些年苍老许多,脸上布满皱纹,可都没有这几日的打击让她这般憔悴,她的眼睛里红血丝漫布,眼底淤青明显,她明显没休息好。

她怎么能,怎么会休息好,自从知道真相后,杨氏每次闭眼都能想起程叙言小时候。她确实对孩子不好。

“……我,”杨氏颤声道:“我前几日去问了,问产婆。”

杨氏捏着衣角,一副无措模样:“她说,说是有可能,你说的话……”

杨氏的话很破碎,众人想了一会儿才明白过来她的意思。

杨氏得到产婆的肯定回答后,感觉天都塌了,她凶狠的抓着产婆的胳膊质问:“为什么不说,为什么这许多年都不说!”

产婆比杨氏还无辜,对杨氏道:“你也没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