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第2/3页)

林言把蛤蜊肉挖出来,和小虾之类的装了满满一瓷盘,放在烧烤炉上直接烤,加上酱料拌匀。

拿出来后直接端给林阿爹和林大嫂,“阿爹,大嫂,先别忙了,快来吃点东西吧。”

今天是他们做买卖以来最忙碌的一天,以前卖酱料的时侯他们还能抽出空来吃点东西,今天可是一丝一毫的空闲都没有。

林阿爹捶了捶腿,笑道:“我蹲了一上午,都快站不起来了。”

虽然是在抱怨,但他脸上的笑容却是轻松的。

林大嫂把手上的棉布手套摘下来,累的往凳子上一坐,一边擦额头的汗一边道:“我这手臂酸的厉害。”

林言拿了三只碗,把瓷盘里的东西分一分,然后递给他们,笑道:“明天生蚝和扇贝还可以多买一些,看今天的情况应该都能卖完。”

林阿爹中气十足地应了一声。

林大嫂也长舒了一口气。

他是负责收钱的,没人比他更清楚今天赚了多少,小推车下面那只用来装钱的竹篓子可是沉甸甸的。

只要日子越过越好,这么点累算什么,他甚至还可以再累一点。

趁着周围没人,林言一边吃一边小声道:“大嫂,你的工钱从今日起翻倍,每日四十文。”

林大嫂手里的碗都快吓掉了,林大哥每日起早贪黑在制盐工坊里做工才十文钱,他这跟着言哥儿每日只干几个时辰,就能拿四十文?

而且他只是帮着做些杂活,和林大哥那些体力活比起来不知要轻巧多少倍。

“言哥儿,你先前给的二十文已经很多了,我也没做什么,怎么好拿你这么多工钱?”

林阿爹不方便开口,便只在一边听着。

“不多的大嫂,我是按分工来的,你做了这么多活就该拿这么多,再说了你不是还要送海贝海壳去读书?现在多存些钱将来也松快些。”

在这个时代读书还是很花钱的,尤其是跟科举有关的,一本印刷书随随便便就往一两银子去了。

还不算给老师的束修。

这也是先前章墨远写出来的注解书能卖那么贵的原因。

一本注解书能抵上一个老师几十节课了。

既省钱又省时间。

最近章墨远不在,镇上的学子们可是日日都盼着他回来呢。

林大嫂听到这里也不说话了,只感激地点点头。

林阿爹继续吃自己碗里的东西。

经过今天后,林言在溪首街可是真正出了名了,毕竟今天只要在溪首街的,哪怕只是路过,哪个没有领略过烧烤的香味?

这根本不是酱料能比的。

当然,也有有心人特意记下了林言的做法,买了蒜蓉辣椒酱打算回去自己做,但一来烧烤炉子很贵,二来自己不管怎么做就是做不出一样的口味,林言那手仿佛有魔法似的。

最后只能无奈放弃。

其实林言之前就想过这些,所以他特地改了蒜蓉辣椒酱的配方,今天的这种更适合烧烤用。

*

蒋老板给林言送烧烤炉子的时侯就说过要尝尝林言的手艺,但他今天太忙,在林言快收摊的时侯才到。

不过他本来也只是想和林言交个朋友,对吃并没有多少期待。而且他家条件在盐海县也是数得上号的,从小就吃着好东西长大,口味挑剔得很。

“言哥儿,听说你今天可是闹出了大动静啊。”

蒋老板嗓门大,人还没到声音就先到了。

林言笑的有些遗憾,“蒋老板你来晚了,我们都快收摊了。”

“没事,我随便尝一口就好。”

林言把剩下的一些材料放到瓷盘里,和刚才给自己做的差不多,拿蒜蓉辣椒酱一拌,满满的一盘子。

蒋老板接过,面上虽然笑呵呵的,但其实心里有些担心。

这也太多了,吃不完可就让人下不来台了。

他本来真的只是想尝一口的。

林言把盘子递给他以后就继续去整理东西了,并没有像寻常人一般用期待的眼神盯着他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