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第2/5页)

因为敏若的挽留,宜妃没能快速将九阿哥带走,又因为觉着儿子跟兄弟一起打架没能帮忙反而自己把自己给拌摔了而感到有些丢脸,没好意思跟敏若闹,见敏若细致地给九阿哥查看伤势,又上药、换衣服,更是抹不开脸开口了。

终是在敏若这留了许久,坐着吃了两碗茶,看着孩子们快快乐乐地喝香饮子吃点心饽饽,敏若言而有信,果然叫乌希哈做了九阿哥最喜欢的玫瑰牛乳糖酥饼;安儿就比较博爱了,他喜欢的点心一大堆,乌希哈今日备的软皮绿豆饼赫然在其中,也不必另外预备;瑞初有一碟糯糯的蜜糕,拿着小勺子、就着羊乳挖着吃。

待孩子们吃过点心,敏若还命人将玫瑰糖酥饼装了一盒与宜妃带回去,并送到宫门外。

宜妃在敏若这鲜少有这种待遇,一时受宠若惊地,回到翊坤宫坐下半晌还魂不守舍,等恬雅端着茶唤她,她捧着温茶回过神来,才发觉自己方才后背汗毛都起来了。

“儿啊。”她望着翘脚去摸炕桌上从永寿宫带出来的点心盒子的九阿哥,看着儿子下巴上明显的一块青紫,叹了口气,道:“你还是跟紧你十弟吧……不然往后你若被人欺负了,额娘怕你连还手都还不上。”

九阿哥疑惑地眨眨眼,继续伸手去摸点心,摸到一块酥饼就心满意足地低头啃了起来,一边啃一边嗯嗯答应着。

见他这模样,宜妃更是忧心了,一时忍不住哀叹两声,忽然郭络罗常在进来,忙道:“姐姐你病着,怎不好生歇着?”

“慈宁宫外的动静不小,我怎么歇得住呢?”郭络罗常在落了座,道:“事情我也听了一些,这些稚子之言气人却只是有限,终究只是不懂事的孩子,真正叫人恼的是将那些话说给他们的人。”

提起那件事,恬雅就气得小脸通红,愤愤道:“汗阿玛待他们已经足够恩厚了!老祖宗又那样偏爱照顾他们,他们竟还敢在背地里议论天家公主,真是不知好歹、不知天高地厚!”

郭络罗常在望着女儿的模样,叹了口气,“你们姊妹里,原是你七妹妹最好命。虽有这一遭的事情,可我冷眼里看着,皇上本就舍不得将她远嫁,如今更是不可能遂了老祖宗的心愿了。能在家京中平安富贵一生,又怎不算是好命?”

恬雅倒是笑道:“七妹妹生来就是汗阿玛的吉兆,汗阿玛怎么可能舍得将这吉兆送到蒙古去呢?女儿不如七妹妹会生,但自认本领学识也不差,若叫女儿想,抚蒙倒也未必是坏事,在京里拘束良多,不过是做一位典雅端庄皇城典范的公主罢了,可去了蒙古,天大地大大有可为,女儿是君他们是臣,能做的事情多了去了。”

郭络罗常在凝视她半晌,叹息道:“你这么想,是难得的。”

宜妃听了母女俩的交谈,感慨道:“姐姐你年轻时不也这么说过吗?果然是女儿像额娘了。”

永寿宫里,敏若仔细考虑了一番之后,决定让兰芳从明天开始教授安儿和瑞初一点功夫,武学基础,不求很精深,练一练他们的小胳膊小腿更有力气些就行。

——瑞初还小,她没指望瑞初能学出个什么来,主要是跟着玩、从小培养精神毅力,养成习惯了大了开始学的时候才不会叫苦。

敏若认为自己简直用心良苦,又翻了翻书房里的《孙子兵法》,她对这方便不感什么兴趣,这书还是先后留下的,书上有些先后留下的小楷批注,敏若仔细翻了翻,从先后的批注感悟中领悟学习到不少,又从中得知康熙那有几本不错的、讲兵法谋略的书。

这还有什么好迟疑的,搞来。

她又不是自己占康熙的便宜,是要学来教他崽崽的。

虽然瑞初一刚满两周岁的小崽,她也不指望瑞初能学到什么,但还是给瑞初找点事干,让她知道打人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打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