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第4/5页)

敏若没想到竟然不用后续了,顿时长松一口气,虽然她是有一些微末的端水经验啦,自信哄过书芳不成问题——可哄青春期孩子这件事属实是有些脑袋,后面的流程能省去就最好了。

十月里宫内还有一桩大事,在此之前,永寿宫暂时安静下来,敏若可以松一口气恢复往常的惬意生活了。然后康熙给力,很快准备带着大儿子、三儿子和四儿子出宫,送布尔和的梓宫入遵化东陵。

这一来一去少说半个多月,刚刚有点热闹劲的后宫立马就会再次安静下来。

而不得不说的是,康熙不在宫里时,敏若也要比他在宫中时更自在一些。

但这一回送康熙离宫,敏若却并没有那么欢欣雀跃,相反,她的心情有些沉重。

故人灵柩离宫便要入清东陵,敏若这些年虽随康熙去过东陵几次,但次数也不多,未来也不知还能去几次。布尔和的灵柩一离宫,恐怕日后便没几次再见的机会了。

最后一次到布尔和的灵前,敏若又往她尚未封死的灵柩中塞了一坛子酒,站了一会,说:“就当是我欠你酒的利息吧。”若有来生,别生在这破时代了。

你可知,我的故土,姑娘人人能读书、能为官、为商,能正大光明地为医、为师。

人人能为自己的婚事做主,恋爱自由婚姻自由离婚自由,不会因遇人不淑便彻底断送自己的一生,求助求生也无门。

若人真有来世,去看看吧。

帝驾与大行皇后梓宫离宫时,王以下、二品以上大臣及内外命妇宗室女眷跪送,目送浩荡队伍远去,敏若扶着兰杜的手,轻声道:“散了吧。”

内命妇以惠妃为首、外命妇以裕亲王福晋为首,均欠身垂头应是。

康熙的圣驾一离宫,宫里又清静了。安儿的生辰将近,虽然因为尚在先后孝期而不能热热闹闹地办,但敏若也不打算亏待了儿子,娘仨吃一顿团圆饭总没错吧?

乌希哈操办了一桌素席,安儿这两年吃素都吃出习惯了,何况乌希哈的手艺确实好,便也不叫苦,只是过生辰的好日子,吃着吃着,难免怀念起大猪肘子。

敏若是知道自己儿子的,笑道:“孝懿皇后在世时候最疼你们,她去了,为她尽一份心是有的,何况还有你四哥呢?你就当是为了陪陪你四哥吧,待过了年,额娘便嘱咐你乌希哈姑姑给你做酱焖肘子。”

安儿摇了摇头,皱巴着小脸,道:“儿子正是想起四哥了。……四哥从前虽然不显,但也是爱吃乌希哈姑姑做的肘子的,现在连肘子都不想了,每日白菜豆腐……可见是伤心狠了。”

敏若想了想,道:“那等你汗阿玛他们回来,额娘叫你乌希哈姑姑做一碟子不放荤油的玉粉团送到阿哥所去,你和你四哥一起吃,好不好?丧母之痛不是那么容易走出来的,你若心疼你四哥,便时常陪着他吧。”

安儿认真地点了点头,又叹气表示:“我前段日子常陪着四哥,小九都不乐意了,前儿说我一心只有孝懿皇额娘的儿子,没有旧日贫贱时的糟糠兄弟了。现在四哥走了我才又想起他,简直是当世‘陈世美’。额娘,陈世美是什么啊?”

这其实牵扯到很严肃的话题,但敏若还是忍不住先笑了一下。

“旧日贫贱时的兄弟”,这群天家皇子就算落魄到被圈禁的地步,和贫贱二字恐怕也是沾不上半点边的。

而且糟糠兄弟……这什么破词啊?还陈世美!尚书房的太傅博士们教书难道会教这个?

敏若仔细想了想,脑中忽然灵光一闪,握着筷子的手当场顿住……不、不会吧?

宜妃前段日子,好像确实在她这拿走一本近日京中大火的、讲糟糠之妻如何凭借礼法孝道逼陈世美夫君不能休妻并保住自己的正室地位,然后没两年夫君死了,她又是如何含辛茹苦地养育儿女长大成才,后来儿子为官,糟糠之妻荣升诰命夫人晚年安享荣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