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第3/5页)

甘棠转过头来,配合地讪讪笑道:“娘娘,您怎么还告状来了呢?”

“我不只要对你僖娘娘告状,还要对你额娘告状!”敏若伸出一指点点她的额头,轻哼了一声。

甘棠讪讪冲她讨好一笑,眼中却有几分酸涩悲意。

启行的日子定下,宫里有了最后一波热闹。

此次南巡,康熙并未带多少嫔妃公主,只有敏若与瑞初随行,还是有些特殊缘故在其中。与之相反的,则是他几乎带上了所有成年的与稍大些知事了的皇子,船队浩浩荡荡南下时,几乎占尽了岸上人眼能见到的运河。

敏若与瑞初乘一条船,此次出行,她仍是带了兰杜与兰芳,迎春迎夏留守看家,负责照顾踏雪、照看永寿宫内外。

冬葵带着几个沉稳伶俐的小太监随行,出门在外,有他们做事也更便宜。

上船没过几日,便收到宫中传来的消息。

僖嫔薨了。

康熙不过淡淡吩咐一句:“令平妃依旧例料理。”听传信的宫人说六公主请求执孝礼为僖嫔服丧二十七个月,康熙也淡淡允准,“养恩一场,她有心。”

倒是敏若听了,坐在窗边,眺望着岸上正随时节怒放着的桂花,低低念一句:“可怜、可惜。”

这个年代、这个社会是吃人的,尤其是最无力反抗的女人。

她从炕几上的瓶中掐了一节桂花,用力掷出窗户,花朵顺风,倒是一下飘进了水里。

运河之水不似李白诗中的黄河之水那般奔流不息,但也足够带着这朵花飘出很远很远,汇入江河大海,飘向远方的天际。

只是这枝花大概无法真正在水中开到飘向天际的那一天。

或许这也算是一场,短暂又长久的自由。

此刻如非太后忽然崩逝,谁死了都不会让康熙停住南下的脚步。

他的目的十分明确,船只一路并没有停靠几次,直奔江宁而去。

经过三年休养,法喀的身体对外也宣称大有好转,已经直接掌管江南军政事务。此次康熙南巡,他知道了康熙的打算,也早早开始筹备接驾。

一转眼便是三年不见,踏上码头,瞧见立在江南群官之首的法喀——这小子倒是没刚要接近四十大关便早早发福,但这几年估计锻炼也注意着分寸,落在敏若身边不错的标准身材,在康熙眼里便是有些消瘦。

康熙一路来,对法喀日后的安排心中也有了打算,这会真见了面,亲手扶起法喀来,却忍不住轻轻在他肩头拍了拍——还有意避开了肩胛受过伤的那一侧,低笑着说了句:“好小子。”

亲近态度可见一斑。

周遭江南臣工默默在心中加重了这位行伍出身、这些年一直稳坐皇上小舅子之位的总督大人的分量。

后头参与进夺嫡当中的、曾经试图拉拢过法喀的某两位皇子目光幽幽地盯着正与康熙交谈的法喀——这就是他们没啃下来的硬骨头啊!

太子挂念着京中的局势,一路上都走得魂不守舍,看岸上的美景也觉寡淡无味。倒是此时,看了眼一兄一弟憋屈不平的目光,心里忽然松快了两分。

虽然他也没能成功拉拢到这个皇父的心腹之臣,可好歹还保持着太子的气度,哪像这两个,百般手段用尽,都没能让人动心一点,真真是里子面子都丢没了。

敏若并不在意这会在场众人心里都想着什么,她只是看了看法喀,确定这家伙在江南的三年确实一切都好,然后疲累一阵阵地涌上来,让她只想快快到下榻之地好生沐浴休整一番,再见见海藿娜、斐钰她们。

圣驾驻跸之处早已收拾妥当,先行部队打理好一切,恭敬等候圣驾降临。

园中敏若的院落布置得格外精细用心,又肉眼可见的不是宫中人的手笔,无论大体上还是细微处,竟都有些她昔日在京中果毅公府亲自布置下的院落屋室的味道,她便知必是法喀和海藿娜亲自安排布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