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第3/6页)

黛澜冲敏若眨眨眼,低声道:“若真有那日……我膝下无子嗣,便离宫出家去,似乎也行得,只是咱们见面要偷偷摸摸的了。”

清宫早年有无子嫔妃离宫归家接受奉养的例子,康熙早年后宫中一位多年无所出而家世不错的嫔前几年便被送回其家受奉养了——虽然敏若暗搓搓觉得是因为十二宫主位不够康熙塞了,所以开始在宫里搞开源。

但这确实是一条先例。

黛澜出身高、位份高、膝下无子,其实很符合这个条件,唯一难办的是她与佟家几乎是过了明路的有仇,自然不可能回原家受奉。

但届时黛澜若提出去宫外出家,仔细运作倒也未必不能成。

“正大光明的来路,见面何须偷偷摸摸?”敏若顺着黛澜的话说下去,道:“是正大光明地得了自由身,又不是如旧朝那般嫔妃出家的例子。”

不过这事得在康熙生前就谈妥了,不然到新朝,涉及太妃归属,事情就不好办了。

黛澜心中早有了成算,敏若这个平时思维最发散又最护犊子的难道就没替她打算过吗?

二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笑了,敏若笑起来总是潇洒飞扬,黛澜则略显含蓄,情绪不会十分明显,但眼中的笑意却是真正存在的。

半晌,黛澜一面替敏若添茶,一面轻声道:“今日不是瑞初回宫吗?怎么姐姐却过来了。”

“她和甘棠有正事谈,正好我放心不下你,便来瞧瞧。”敏若与她分吃蒸梨与点心,一面随口道:“怎么,嫌我来得太频繁?那明日我可不来了。”

黛澜抿抿唇,缓缓道:“明日小厨房似乎要煎栗饼,豆沙馅的。”

煎栗饼是敏若所喜欢的,黛澜对食物则并无明显偏好,而豆沙馅显然也是投敏若所好。

敏若忍不住朗笑两声,直道:“黛澜啊黛澜……”

二人又随便聊起其他事来,眼看就是年下了,书芳最近已经忙了起来,黛澜一般情况下是寡言少语——但那都是对着外人的。陪敏若聊天,她不说舌灿莲花,也是敏若说一句必有一句答,敏若说到年下宫中布置,然后得意地表示:“有兰杜和迎夏在,我是半点不需操心的。”

黛澜道:“可惜群青没有兰杜迎夏她们的水平。”

她是当真有几分惋惜,又将目光投向一旁的群青。群青只觉背后一凉,下意识想要往后退两步,被黛澜盯着看,想了好一会,张嘴挤出一句:“福生……无量天尊?”

“你此刻应壮志满满奋发向上!”黛澜叹道。

群青冲她讨好而谄媚地一笑,敏若瞧着也觉好笑,摇摇头换了个话题,望着窗外一片银白,意味不明地道:“也不知今年过节,宫里能演什么戏。”

从前大行太皇太后在世时,因她不喜听戏,宫中逢年过节也少唱戏,这几年,太后与康熙相继有了听戏消遣的爱好,宫中年后便会唱上两日。

过年不好唱那些悲情幽怨的剧目,多半都是演些热闹戏,数年内戏单子的内容都没什么变化。

听她忽然提起,黛澜觉出不对,道:“……是近日京中有什么新戏吗?”

“掐指一算,赶不上新年的场了。”敏若颇有些惋惜——不能在新年给康熙炸一道雷,为她“深爱”的紫禁城集团送上一份鬼热闹,总是让她有些遗憾。

黛澜闻此,便知她是要搞事情了,但又不知她究竟要做些什么,见她神神秘秘地笑着,知道大约是问不出来,便只能在心中好奇。

时光就在敏若的期待中一天天流逝。

四十五年,康熙早早宣布今年有意巡幸塞外、避暑行秋狝,既是避暑,动身的日子便早,如今暂定在五月里,而静彤会在七月中旬前往热河行宫见驾。

听了他透露的消息,锦妃一时激动又兴奋,往常都只是康熙抓弘恪的功课抓得紧,她对弘恪疼爱宠溺得多些,如今得闻此信,立刻也开始抓弘恪的功课,文学弓马样样不落,深怕自己养的弘恪叫静彤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