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第2/5页)

她自己也知道刚才那个点子实在是很不靠谱的,至少在家中她若如此说,额吉一定骂她不敬长生天。

然而黛澜轻轻看了她一眼,竟然认真地道:“倘天命真正如此,我无意见。”

阿娜日险些被自己的口水呛着,用力咳了两声,泄了气,注意到黛澜说完,唇角竟然微微上扬,更是长长叹了口气。

她捂住脸道:“我早该知道,咱们一处混了这些年了,还剩几个正经人?!”

敏若无辜地眨眨眼,“我岂不是再正直不过的一个人了?”

阿娜日早已不是当年的汉语盲,冷哼一声,“我说你不正经,没说你不是好人!”

几人随口说笑着,到底也没说出安儿明年会去那。

其实安儿早早地与敏若透过底了,他想先去江宁府。

本来江南一带水土肥沃,也素来遍种水稻,确实是个试种新稻的好地方,但考虑到新稻有耐寒、早熟的特性,先尝试向北推广种植似乎也并无不可。

安儿立场坚定地想去江宁,其实还是考虑到瑞初在那边、洁芳的娘家离得也近。

他如是对敏若道:“一来,洁芳与我成婚后常年在京师,除了芽芽出生她父母来过一回外,她便再为见过父母了,虽然……但到底是骨肉血缘,也没有那么容易斩断的,心里难免会偶尔想起。

且我也看得出洁芳心里一直惦记着祖地,她一来十年,再未能亲临祭拜祖母了,她与她祖母感情深厚,心中很是想念,去了江宁一带,我陪她回苏州看看,也很方便。”

这是正经事。

敏若看着他,面露几分赞许,拍拍儿子的肩膀,夸奖道:“不错,要不说你有媳妇呢?”

纵然从小跟在敏若身边,习惯了敏若偶尔新奇的言语,安儿这会还是忍不住茫然挠头,敏若洒脱地摆手,告诉他:“不要纠结言辞。”

安儿就笑,又继续道:“芽芽也大了,我也想带她到我和她额娘认识的地方去看看。而且……瑞初在那边,这两年发生的事情太多,我有些不放心她。我去了,总归在外人眼中是一份助力,或许帮不上瑞初什么,但也能震慑住有些人。”

这是句大实话,这个年月,亲王的身份总是比公主好使。

敏若知道他惦记着妹妹,更没有阻拦的道理,只又拍了拍他的肩,道:“且去吧,赵嬷嬷呢?她跟着你们还是留在京中?若留在京里,不如叫她去庄子上和云嬷嬷作伴。”

她们两个年岁都很大了,云嬷嬷高寿,甚至超过了大行太皇太后当年,这两年兰齐与迎冬伺候得愈发小心,敏若上次见,她倒还是头脑清明的,只是身体不可控制地开始衰弱。

赵嬷嬷比云嬷嬷年轻些,身子也更为硬朗,因而敏若才有这一问。

安儿道:“我们也与赵嬷嬷商量过了,她是想去江宁一趟的,一是放心不下我们,二是想去瞧瞧瑞初——她觉着自己年岁大了,想好歹再陪瑞初一段时日。说好了明年去一年,随我们回来过年,然后便到那边庄子上与云嬷嬷相伴养老了 。”

敏若点点头,老人的愿望不多,安儿能说出来说明他们定然也觉着可行,想来是找医生给赵嬷嬷看过了。若是赵嬷嬷的身体尚可,那也没什么不可行的。

她只嘱咐:“路上多留心赵嬷嬷的身子,年后早早启程,路上不要急。到了那边叫你妹妹帮你联络大夫,有你认识的,也有你不认识的,医术都极好,比你自己寻方便。不只赵嬷嬷,芽芽和弘杳生在北方、长在北方,忽然往南走,只怕他们两个也水土不服。”

安儿认真起来,连忙答应下,敏若看了他一会,忽然笑了,神情似有几分欣慰,轻声道:“一转眼,我们安儿也大了,能给人遮风挡雨、能顶天立地了。”

安儿鲜少被母亲用这样似蕴有万千感慨的温柔目光注视,一时竟有些不知所措,然后眨眨有些酸涩的眼,低下身,仍将头靠在敏若的膝上,一如少时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