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第4/5页)

结交文人最好的地方,可不是京中,而是江南。

启程的时间也定下了,他随舒窈一起动身,正好护送他们的队伍一段路程。

康熙为什么派舒钰去江南,这里头的弯弯绕海藿娜与法喀心里门清。

与那些文人打交道,是很耗费心思的,幸而舒钰生来就是个诗酒潇洒的性子,没准去了还真能如鱼得水 。

法喀如此安慰海藿娜,但海藿娜其实并不需要他的安稳,她自有另一番思量。

舒钰去了江南,虽然结交文人耗费心神,但好歹只是舞文弄墨,不用上战场和那些枪炮箭弩打交道,没有随时重伤、断命的风险,这一点就比他哥强上许多。何况又是去瑞初的地界,海藿娜更没多忧虑。

如今舒钰最令她操心的便唯有这婚事一点,这会说起舒钰南下之事,海藿娜忍不住道:“其实去江南也好,当年安儿不也是口口声声不想成婚?去江南遇到了洁芳,还不是老老实实地成了婚。”

敏若便笑,道:“真没准。你也看开些,舒钰如今迟迟不愿成婚,没准是等着遇到好的呢。”

海藿娜舒了口气,虽然知道敏若这是安慰她的话,她还是听到心里去了,道:“只望能托姐姐的福。”

舒钰若真能在江南解决终身大事,是汉人也罢,哪怕家境寒微都好,只要家世清白、品行端正,这门婚事她就认!

这年头,满汉不通婚其实约束的女子多些。且不说满汉之间女子户籍迁移的麻烦,就说旗人生下来就有口粮,出嫁再嫁到八旗人家,一辈子便稳妥平安了。可若嫁到汉人家里,没了口粮,家境再寒微些,日子就难过。

他们这些算是显赫的人家倒是不必为那点口粮银子多计算,但要考虑的事情反而更多了。

一来,家族体面要不要?二来,背后势力合不合算?三来,这门婚事会不会给家中造成什么影响?这些林林总总算下来,实在是麻烦得很。

因而除非皇帝赐婚,如今满汉轻易是不会联姻的,上到高门、下到寻常人家都不例外。

海藿娜这么说是有底气,到了这一步,她和法喀也确实不想顾虑太多畏手畏脚,孩子们的婚事,肃钰都那样了,舒钰自然是凭他顺意。

二人说了一会话,炉子边暖和,又在藤椅上摇着,敏若便有些犯困。

海藿娜见状,道:“那我就先去了,改日再来给姐姐请安。”

踏雪踩着一旁的边几跳到敏若怀里,上了岁数,它的动作也不似年轻时那般轻盈敏捷了。

敏若连忙抬手接将它抱了满怀,一边对海藿娜点点头,道:“新制的龙井酥,你捎给舒窈和芽芽吧。”

海藿娜笑着应了一声,随手摸了摸踏雪的毛,便起身告退了。

听着踏雪的呼噜声,敏若抓了抓它的背,笑吟吟低声问:“这是谁家的小娇气?你姐姐那个坏蛋,一出去好几年不回来,而今你哥哥也要走了,你可不许溜啊。”

踏雪乖乖用头去蹭她的手心,兰杜送走了海藿娜,回来换了热水架在炉子上温着,小声道:“蒙古那边有信来。”

敏若瞥了一眼,厚厚一摞,绝对不只是一个人的。

困意一阵阵往上涌,她实在懒得睁眼看了,便蹭了蹭绒毯,搂住踏雪随口道:“收起来吧,回头再看。”

兰杜“诶”了一声,将那厚厚一摞信都收到书房书案下头暗格带锁的盒子里了。

然后没多久,便是安儿一家启程,走的时候海藿娜也去送了,带着知春和几个素日与芽芽玩得不错的钮祜禄家的小姑娘,名义上是送芽芽,其实珍钰也去了,她常年随父外任,与芽芽并不熟悉,她去是送谁的?

应婉一见了她便眉开目笑,一边招呼她来身边拉住她的手,一边絮絮叮嘱弘晖一些日常事项。

后来见弘晖实在脸红得紧,才笑吟吟道:“且去吧,到了回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