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第2/5页)

饶是蓁蓁与阿娜日这等见惯了富贵的人间金玉花,也不得不承认这是难得的好东西。

敏若却只看了一眼,而后满意地点点头,道:“就是这几样,给海藿娜送去吧。”

蓁蓁扬了扬眉,稍一思忖,就知道是给她那位小姑子,也是她未来的侄媳妇打头面的。

论身份,敏若是珍钰的姑姑,珍钰出阁前给珍钰打头面做添妆,倒是理所应当的。

她只是有些想笑,又觉着讽刺——讽刺她自己。

人家做姑母的,从前虽不熟悉,只这两年稍微近密些,到了侄女要成婚的关口,还是拿出压箱底的好东西来给侄女造头面。

她是夫婿得意、夫妻马上要团聚的大喜事,她额娘却只有冷嘲热讽,和对她未曾帮扶弟弟的不满。

母女之间的情分,好像还不如人家姑侄的。

蓁蓁知道这事情不能这么算,知道自己钻了牛角尖,知道她这么像是颇不讲道理的,但她就是不想劝自己想开。

凭什么啊?凭什么她要接受额娘的偏心,接受额娘的漠视和尖酸刻薄?

谁不是生来做儿女的,她自认论对额娘的孝敬,不比十四少。

她额娘又凭什么,孤注一掷将底都压在十四身上了,还非要要求她也带着自己的夫家上十四的船,扶持十四呢?

她、四哥、楚楚,在额娘心里,究竟算什么呢?

正因早年她也是享受过乌雅殊兰的关注疼爱的,蓁蓁这会心里才越不舒服,若是从一开始就没有感情,反而不会如此难过。

敏若见她又陷入自己的情绪当中,收回目光没有言声。

对蓁蓁此刻的心思,她也多少能猜到几分。

其实乌雅殊兰早年虽然偏爱十四,却并不是不疼爱另外的几个孩子的,便是对四阿哥,能说乌雅殊兰半点疼爱没曾有过吗?也是有过的。

只是她越到末路,越是不愿承认自己错了,只能死死抓住十四阿哥这根稻草,指望能通过十四阿哥翻身,见蓁蓁不愿帮扶十四,她才会那么愤怒——因为此刻,所有不愿帮助十四阿哥的人,都可以被理解为不愿见她好过,自然也就是她的敌人了。

执念成魔,害人匪浅。这句话,半点不错。

敏若将手中的红梅花一枝一枝插进瓶子里,神情疏淡。

不过那些事,和她都没关系。她不是圣人,没有济世救人的宏愿,也救不了这世上的每一个人。

永和宫封宫的这清寂年月中,乌雅殊兰有无数次勘破魔障,从中走出来挽救自己的机会,都被她嗤之以鼻、不屑一顾。

人不思自救,敏若作为一个局外人——乌雅殊兰还算得上是她的对手,她又能做什么呢?

这一局,已经开始了,时间线会拖得很长,但结果,已经在敏若的棋盘上了。

上个月废太子意图联络大臣,使人举荐他为大将军,被康熙发现后,康熙勃然大怒,处理了朝中和宫中许多人。

废太子或许只是打算从这牢笼困境中脱身,并无染指兵权的打算,康熙却万分容不得他。

事情才刚发生不久,康熙的情绪尚未完全平息,此刻就捅出永和宫废妃因五公主不愿帮助十四阿哥入军营领兵而痛恶五公主之事,康熙会作何感想?

对这把乌雅殊兰自己递过来的刀,敏若可真是,感激万分。

有一个与乌雅殊兰素有积怨的宜妃在,这件事甚至不用敏若暴露自己,便很顺利地传入了康熙耳中。

而后康熙果然十分不快,他不快的结果,便是乌雅殊兰身边服侍的人又被砍掉了,若非永和宫还需要宫人照看,只怕那最后一个做粗活的太监也会被调回内务府。

但如今,也不差什么了。

没有宫女在旁服侍,一应日常事务,太监不能近身,都需要乌雅殊兰自己忙活。

养尊处优的日子过惯了,这些年虽说被禁足,身边不剩几个宫人,但有蓁蓁、四阿哥、十四阿哥在外打点,她好歹也过的是衣食不缺、有人服侍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