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第3/4页)

文哥儿能叫谢迁早早收为弟子,难道只因为他爹王华也是余姚出来的状元?

这不可能吧,王守仁可都是王华自己教的来着。真要看同窗情分收徒,不该先教王守仁这个长子吗?

只怪文哥儿太谦虚了,绝口不提自己过往的丰功伟绩,才让他们以为自己只是找到了一个能一起分享新鲜话本的同好!

即便洪澄父子俩已经发现文哥儿不是同类(学渣),接下来依然热情地留文哥儿住下,几人每天不是沉迷话本,就是出去游玩顺便搜罗没看过的新话本。

等到从一位杭州有名的藏书家家中出来时,洪楩回头看了一眼自己几人死皮赖脸在里头赖了大半天的藏书楼,对文哥儿说道:“等我长大了,也要搞一座大大的藏书楼!要是找不到心仪的书,我就自己印!”

文哥儿很支持小伙伴的远大理想,麻溜赞同道:“那敢情好!以后我有什么找不着的书就写信问你要。”

洪楩信誓旦旦地说道:“没问题,包在我身上!”

两人年纪相仿,身量也相仿,非常适合凑一起嘀嘀咕咕,弄得洪澄这个当爹的都有种被排除在外的感觉!

到了八月底,杭州的考生们终于迎来了万众期待的放榜日。

这日一早贡院外面就挤满了等着放榜的人。

按照往年的录取率,整个大明竞争最激烈的地区要数江西。

江西的乡试录取率都是百分之三起头,也就是一百个人之中录取三个!

其次就是浙江了。

浙江是百分之四起头。

一百个人之中能录取四个!

比江西多足足一个!感动不感动!

剔除这两个特别卷的地区,其他地方均摊下来基本是一百人里头至少能录取五六个,有些地区兴许还能录取十几个,甚至只要文理通顺便能当举人(比如广西)。

说来说去,只能怪浙江和江西的人都太能考了!

这样重要的日子,贡院自然是里三重外三重围满了人。

洪澄连卷子都没写完,本来是不打算来看榜的,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文哥儿暂住他们家,文哥儿可是小神童啊!这个必须看,必须第一时间看!

洪澄领着两个八岁小子来到贡院之外,正愁着没法挤到前面去,就瞧见自己儿子仗着年纪小跟文哥儿一起钻前头去了。

洪澄气得只能在人群外头垫着脚叮嘱:“你们两个小心点,别往人最多的地方挤,小心别被踩着了!前几年看花灯可是踩死过人的!”

听洪澄这么一嚷嚷,前头熙攘的人群莫名都推挤得没那么厉害了。

看榜要紧,命更要紧!

就在文哥儿两人在前头占好位置,发榜的人也出来了。瞧见主考官杨碧川神色沉肃地捧着黄榜出来,周遭的气氛顿时一静。

杨碧川来到张榜处立定,命人把黄榜张贴上去。

他的目光转到人群中,一下子瞧见了混在其中等着看榜的文哥儿。

杨碧川神色掠过一丝复杂。

他忍不住多看了文哥儿一眼,才朝众考生笑了笑,示意维持秩序的差役们可以放考生上前看榜。

杨碧川才刚退开,榜下转眼间就挤满了人。

哪怕有人看了榜会去家中或者落脚处报喜,大伙还是喜欢亲自来看,瞅瞅能不能第一时间看见自己榜上有名!

文哥儿也被周遭热烈的气氛感染了,开始跟洪楩一起挤在榜下昂起脑袋看榜。

也不知是不是差役故意让人着急,张榜时居然是从榜末慢慢往前展开的,大伙只能跟着他们的放榜动作从后往前看。

幸而浙江的举额拢共也就九十人,还是近些年才增上来的,贴完也费不了多少功夫。

就是有点吊人胃口!

黄榜上清楚地写着考生排名、考生姓名、考生籍贯、考生年龄等等信息,省得有人因为同名同姓空欢喜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