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浪漫也有尽头(第2/3页)

她问招弟小姐:“你还记得吧?有一次你曾经说,碣石长得很西北,可是做派很江南呢。”

招弟小姐大概早就忘了,稀里糊涂地点点头。

蘅蘅小姐说:“其实,他确实是半个江南人……他不愿意提起这些,我也是跟他在一起很久以后才知道,我居然是他半个老乡。”

碣石君的父亲出身知识分子家庭,从大学的历史系毕业后就去了秦岭腹地的一个县里,在那里娶了他妈妈。他妈妈是地道的陕西女子,当时是村里的小学老师。

碣石君还有一个妹妹,比他小八岁。在妹妹只有三岁的时候,他父亲终于调回了江南的大都市,是自己走的。后来,他父亲又回去过一次,想带走碣石君,但不带他妈妈和妹妹,据说这是爷爷奶奶的意思。碣石君没有跟父亲走。

蘅蘅小姐说:“他跟他父亲大吵了一架,他父亲说你待在这里,想上大学难比登天,他说那你就看着好了,就是登天我也登得上。结果他不但考上了大学,竟然还是P大。发榜那天,村长亲自敲锣打鼓,十里八村的人都跑来看,说文曲星下凡,山沟沟里出了状元郎……”

碣石君的母亲是收入微薄的民办教师,不过她心灵手巧,做得一手好针线,于是兼做些裁缝活儿补贴家用。每到过年前,碣石君家里就堆满了村里大人娃娃们的衣料,母亲没日没夜地伏在缝纫机上,干得腰酸背痛。即便这样,母亲每个春节都不会忘记给碣石君兄妹缝制一套新衫裤。

蘅蘅小姐说:“他很爱他的母亲,他曾经说过,一定要让妈妈过上好日子,让妹妹有个好前途。他一心想走仕途,上了大学就入党,当学生会主席,跟好多人交朋友,计划考公务员,一步步安排妥帖,这样想来他似乎很可怕。可是他又有很纯真的一面,他爱好诗歌,时不时会发些怀古幽情,天性里向往浪漫自由的生活。

“有一年夏天,我们去了他们那边的傥骆道,那是一条从关中通往汉中的古栈道,那里又荒凉又美丽,那些山形树木,大概从三国时候就是那个样子罢。我这个生长在江南的三国迷,先是兴奋激动,可后来一种寂寞的感觉涌上心头,越来越浓重。我朦朦胧胧地感到,在这里成长起来的少年,那种渴望一飞冲天的愿望,恐怕远远超过了我的想象。”

她又说:“其实他活得很累,近乎严酷地要求自己,让人都有些心痛。他的确需要有人帮帮他,我帮不了他,有人愿意帮他,也是件好事。毕竟,我希望他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招弟小姐一脸认真地听着,这时却发出了疑问,“既然他当年能选择留在妈妈身边,现在为什么一定要放弃你们的感情呢?”

蘅蘅小姐摇头道:“以前我也是这么想的,以为他不会把自己的感情纳入他的计划之中,所以我一直迟钝着……这些天我想明白了,我毕竟和他妈妈是不同的……而且,形势变化了,他面对的问题不再是靠一个人拼命努力就能解决的。更重要的是,他自己也变了……”

“可是你……”

蘅蘅小姐笑了,“我也有我的心意呀。我和他现在已经不再心意相通,只能分道扬镳。虽然这很让人伤感,但慢慢总会过去的。你别担心。”

招弟小姐无精打采地低下头,“世事无常……”

蘅蘅小姐回南方去了。

她本是为爱情而来,爱情走了,她也不愿多留。

蘅蘅小姐把那幅萱草留了下来,说阿赳喜欢看,她本想带走公子小白,但看到公子小白紧紧贴在我身边的样子,犹豫了一番还是作罢了。

她给我们买了一箱子好吃的,在她抱着我们说再见的时候,我终于看到她落下了眼泪。

望着她瘦弱的背影,我心里涌起一阵酸楚。我想,这辈子大概再也见不到蘅蘅小姐了。